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許多大人小孩熱衷蒐集的人氣扭蛋玩具「戽斗星球」,是一系列有著戽斗的可愛動物擺飾,然而戽斗若發生在自己臉上,不僅影響外貌,還可能在生活上帶來許多不便。
是不是有戽斗? 永久牙門牙萌出時可看端倪
牙醫師宋慧玲表示,戽斗造成的咬合不正會影響咀嚼能力、發音及外觀。有戽斗,約在永久牙門牙萌出時,就可看出端倪。戽斗的定義為雙唇閉合時,下顎在上顎的外面。可對著鏡子自我檢視,輕輕咬合牙齒,只要下排牙齒在上排牙齒的外面,就可以算是戽斗了。依據戽斗的成因,又可分為機能性跟骨骼性兩種。
兒童時期出現咬合不良問題 多半是機能性戽斗
「機能性戽斗」通常是兒童時期出現咬合不良的問題,下巴因前牙的誘導而往前傾,吃東西時必須將下巴往前移才能咬斷食物,長期下來造成下排牙齒在上排牙齒前面。若能在發育期,趁下顎骨頭尚未定型前及早治療,便很容易矯正;相對的,若放任不管,任憑下顎空間不斷成長變大,一旦延誤了治療時機,就很難靠一般矯正來改善。
骨骼性戽斗成因 主要是遺傳基因所導致
「骨骼性戽斗」主要是遺傳基因所導致,因兒童時期的上下顎骨發育異常,下排牙齒位置在上排牙齒前面,且上下排前牙無法對咬,或是上下排牙齒僅能稍微碰觸。這種類型的戽斗,更需要在發育期就及早治療,如果錯過治療黃金期,日後就一定得接受正顎外科手術才能矯正好,風險相對提高。
把握7至11歲矯正黃金期 及時挽救孩子戽斗
宋慧玲指出,不少人認為等孩子過了12歲,恆齒全部長出來後再矯正都還來得及。其實,不論是機能性或骨骼性戽斗,都應把握7至11歲的矯正黃金期,才能及時挽救孩子的戽斗。因此,當孩子7歲長出門牙恆齒時,若仍有戽斗情形,就必須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此時是第1階段的矯正黃金期,矯正重點在於預防性矯正,調整前牙的反咬情形,使上下顎骨骼平衡發展。
錯過矯正黃金期 趕在第2階段11、12歲轉大人之前不必動刀
如果錯過上述黃金期,建議在第2階段11、12歲左右進行矯正,此階段屬於青少年發育期,骨骼還在成長中,尚未定型,趕在轉大人之前做矯正,透過拉面弓,不用開刀動手術,就可以完成牙齒矯正。
18到20歲第3階段還可補救 正顎手術來解決
假使錯過了前兩個時期,最後在18到20歲第3階段也還可以補救,此時上顎骨發育定型,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再行矯正、調整,只能藉由正顎手術來解決戽斗問題,患者不僅需忍受較大的疼痛,手術也有其風險及術後復原期。
發現孩子戽斗問題不要等 及早矯正比拖延治療「省」更多
宋慧玲提醒,家長應定時帶孩子至牙醫診所檢查牙齒,除了預防蛀牙,也可檢視是否有戽斗情形,一旦發現有戽斗,務必要把握第1階段的矯正黃金期,及早矯正能幫孩子省掉許多不必要的痛苦與麻煩,否則拖延到必須接受正顎手術時,在治療時程及花費上都會比單純矯正要來得多。
▲把握孩子的黃金矯正期治療,就可不用動刀,透過牙齒矯正的方式來治療戽斗。(圖/慧安牙醫提供)
相關部落格
-
破除兒童牙齒矯正錯誤觀念 牙醫師為爸媽盤點常見迷思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3743宋慧玲醫師指出,7到11歲是兒童矯正牙齒的黃金期,此時可利用「日式不拔牙矯正」調整齒列,先以擴張器撐開顏面口腔骨骼,讓牙齒有足夠的空間生長,接著再置入牙齒矯正器,循序漸進地讓牙齒排列整齊。必要時會配合記憶彈線,其拉力穩定且不會疼痛,讓牙齒骨骼朝正確的方向生長,不僅能縮短矯正時間,也可減少兒童因長時間戴矯正器,而增加蛀牙的機率。 -
植牙不單是補缺! 牙醫師:術前應同時評估牙周與齒列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039如果牙齒有缺損又希望維持咀嚼功能,應視患者本身的口腔條件,選擇固定假牙、活動假牙或人工植牙。牙醫師宋慧玲表示,植牙的最大好處是不須修磨其他牙齒,主要是將植體置入缺牙區的齒槽骨中,日後不用擔心這顆牙齒蛀牙,但要注意口腔清潔,預防植體周圍炎。一般而言,有幾種情況牙醫師會建議採取人工植牙方式補救。 -
孩子矯正一定要拔牙? 牙醫師提出兒童不拔牙矯正觀念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322宋慧玲醫師指出,牙齒排列不整齊,是由許多原因所造成,可分為先天與後天因素。牙齒與骨骼的大小,都是由基因遺傳決定,不少人因為牙齒與口腔空間的比例不對,像是牙齒較大、口腔空間較小所形成的「齒顎空間不足」,便容易呈現齒列不整;有些人則是上下顎骨發育不完全,容易變成「戽斗」、「暴牙」、甚至是下巴歪斜的情況產生。 -
暴牙特徵鏡中觀察可得知 若未及時矯正顏值恐大受打擊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273牙醫師宋慧玲表示,造成暴牙的原因除了來自先天遺傳因素外,小時候習慣吸手指、咬指甲、吸奶嘴,都會間接導致暴牙的結果。如果觀察鏡中的自己,發現上下門齒及上下頜骨向前突出,放鬆狀態時上下唇多半不能自然閉合,張嘴笑時牙齦大量外露,就是暴牙的明顯特徵。從正面看開唇露齒,側面觀察上顎前突、下巴後縮,還有厚唇、咀嚼肌肥厚、鼻子短塌等顏值大受影響。 -
女童戽斗、齒列不整身心受創 矯正抓準時機事半功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70牙醫師宋慧玲表示,許多孩子從小就有戽斗問題,倘若家長不了解其嚴重性,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恐增加日後矯正的難度及風險。戽斗常會造成咬字困難,導致口齒不清,影響給人的第一印象;或是因齒列不正造成進食困難,影響發育期的營養吸收。綜觀以上,戽斗、齒列不整對於孩童的身心健康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父母不得輕忽。
延伸閱讀
-
5歲童戽斗又齒列不整 求助牙醫師「不想要香蕉臉」!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803孩子年幼就已經有明顯戽斗、咬合不正,以後長大該怎麼辦?相信這是許多父母傷透腦筋的心裡話。林逸豪醫師認為,若孩子同時有戽斗和齒列不整的問題,大約6、7歲就可以開始治療了,畢竟孩子自己也不想要有「香蕉臉」,加上若等到接近成年才要治療,就只能以侵入性的手術方式調整。 -
孩童換牙期出現暴牙 及時預防性矯正確保臉型正常發育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131孩童的換牙期通常是在6、7歲左右開始,乳牙會陸續鬆動脫落,直到12、13歲為止,所有乳牙才會被恆牙所取代,通常先從前牙區的牙齒開始汰換成恆牙,依序延伸至臼齒區,一旦恆牙長好了,齒列和臉型也大致定型。林逸豪指出,若家長發現孩童有戽斗、暴牙、下巴後縮或齒列凌亂等問題,可先做預防性治療,時間大約在前牙區乳牙換了2到4顆左右開始進行,矯正效率較青少年和成人高,還能導正往後恆牙與骨骼的發展。 -
戽斗矯正動刀與不動刀如何選擇? 視臉型改變需求而定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747吳碧礽說明,有戽斗困擾的患者,須先由牙醫師評估咬合、戽斗的狀況,再決定治療方式。一般而言,戽斗患者如果下排牙齒在上排牙齒外側2至3mm,都可透過矯正治療來改善;但若上下排牙齒差距過大超過10mm以上,則建議由口腔外科與齒顎矯正醫師聯合治療,較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
「戽斗」有真假之分! 無論哪種都不該錯過黃金矯正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1490吳碧礽醫師表示,如果小時候就發現有香蕉、月亮臉或下排牙齒比上排牙齒突出時,提早矯正就能抑制下巴的快速生長;或避免因為鼻過敏引起的開咬性狀況,上下排牙齒如果長期都無法正常咬合,講話時舌頭會頂在牙齒位置,本來有戽斗或暴牙就會更嚴重,就連原本可能只是假性戽斗,錯誤的咬合習慣最終也可能導致真性戽斗。 -
矯正牙齒不只為美觀 牙醫師公開成人矯正需求背後真相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565相較於兒童矯正,成人矯正牙齒需要較多時間,除了為了改善齒列、臉型、下顎線條、假性戽斗等美觀相關因素之外,李建雄醫師認為,牙齒排列凌亂不只是美觀問題,最大的麻煩是不容易做好牙齒清潔,因而在牙齒交疊處、齒縫等蛀牙率特別高,造成牙菌斑、牙結石堆積,甚至引發牙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