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同理心
-
6招面對憂鬱病患 避免親友同陷低潮風暴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31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觀察,發現憂鬱症首次就診個案之中,約半數會有親友陪同,而他們大多不知該如何應對患者的情緒變化及行為,且生活重心會擺在個案身上而忽略自己或旁人需求,情緒與氣氛也會隨病人起伏,因此當1人陷入憂鬱,周邊親友的生活也會一起陷入混亂。 -
心中有愛無障礙 透過童書讓孩子學會同理心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209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致力推動共融遊戲場,理事長周淑菁表示,共融遊戲場就是讓障礙兒童也能一起玩,不只是在旁邊觀賞,從遊具設施的尺寸到周邊的環境都要納入考量,平等使用的空間,是友善城市的起點,孩童與家人在遊玩的互動中產生互助;由玩的角度出發,自然認識多元的障礙者與環境,建立同理心。 -
屏基設計「仿老體驗」課程 守護失智症長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391名黃姓阿嬤獨力經營1家麵攤,但由於聽力差、記憶力也不好,常搞錯客人餐點,或是一再重複詢問,常引來消費者的不耐煩;另1名王奶奶則是至超商買東西時,因結帳時拿零錢動作較慢,遭到部分趕時間的客人發出「嘖嘖」聲表達不滿。 -
婆媳問題是女人戰爭? 同理是改善關係的起點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258女人步入了婚姻之後,首先要面臨的挑戰可能就是婆媳問題。兩個女人來自於不同的家庭、生長環境,因為婚姻而有了姻親關係,時常需要相處,婆媳問題也因此而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亮妤認為,探討婆媳關係,可先從婆婆的生命歷程出發。 -
青少年憂鬱來自課業 促進心理健康從舒壓做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44青少年的壓力隨年紀增長,情緒問題也越來越需要受到重視。電影《切小金家的旅館》主角張庭瑚回憶自己在高中時,曾因模擬考名次墊底而回家大哭,嚇壞了家人,所幸在媽媽開導下,多運動打球,轉移注意力,才漸漸穩定情緒。藉由自身經驗,他鼓勵年輕人應該找到最佳舒壓方法,別讓壓力打亂生活步調。 -
憂心過年返鄉遇三姑六婆 精神科門診增3成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043春節將至,許多人趕辦年貨,搶訂返鄉車票;不過,有些人一想到回家要面對親朋好友們的逼問,就開心不起來。有些媳婦回想起過去在婆家不愉快的情景,更是內心憂鬱,精神科醫師統計,每年過年後精神科門診量總是增加2、3成。 -
爺爺忘記回家路 台灣逾八旬長者有2成失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26083歲林爺爺原本與老伴同住,妻子兩年癌症過世,剛開始還可以一個人上街購物,至廟裡上香,但近半年來,越來越少出門,有時鄰居發現他站在路口,一臉茫然,身體發臭,蓬頭垢面,好像很久沒有洗澡。 -
良好醫病關係雙方有責 角色扮演培養同理心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41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台灣近5年進入醫審會鑑定的醫療糾紛,每年約有500件上下,顯示台灣醫病關係緊繃。有些重大病症,本來就存在治療的風險,怎麼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台灣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