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大公衛學院
-
指揮中心力駁邊境普篩 李秉穎:自己200%不贊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84李秉穎表示,目前外界對防疫政策建議,大略包含全民普篩、入境普篩、縮短居家檢疫、居家檢疫期滿再篩檢,但是檢測病毒核酸檢驗(PCR)非常貴,每次都要花費數千元,也只能確認最近有無感染,抗體篩檢比較便宜,但也只能偵測過去有沒有感染,例如篩檢2千人發現1人陽性,對防疫政策沒有幫助。 -
台大公衛懷疑比利時個案在台北感染 但彰化未社區群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12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比利時工程師個案,目前匡列441人需要採檢,目前當中366人核酸檢測病毒陰性,其餘75人正在檢驗中,檢測血清抗體,當中382人都是陰性;另外莊人祥也說,此住在彰化的個案分別在彰化接觸330人、台中57人、台北22人,如果懷疑感染地在台北,應該回到彰化後會造成當地社區群聚事件。 -
陳時中再駁斥入境普篩 強調新冠海嘯不一定侵襲台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71陳時中表示,目前各界都認為檢驗新冠病毒,核酸檢驗(PCR)最準確,但核酸檢驗的時間點非常重要,不是任何時間點都可以把病毒驗出來,最準的檢測時間就在發病前2天與發病後9天,如果不在時間點內,就有可能檢驗不出來,基於這樣理由,台灣採用14天隔離檢疫與症狀採檢,相對國際已經非常強。 -
【新冠泰籍移工】在台接觸者匡列189人 台大公衛建議外籍學生移工集體檢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99詹長權指出,如果許多確診者在台灣並未被發現,而是出國後在其他國家被篩檢出來,這將嚴重傷害台灣在防疫的形象,因為表示疫情控制不佳,「若有必要,在出境時也要檢測。」 -
8月上旬全球新冠確診恐破2千萬 學者點出5大挑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61台大公衛學院召開「第24周抗COVID-19說明會」,院長詹長權指出,新冠病毒疫情嚴峻,原預估各國在實施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且做好控管與封鎖,就能減緩,甚至減少50%的案例成長,沒想到事與願違。 -
後疫情時代健康照護數位轉型 遠距醫療將成未來趨勢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27台灣第1個健康照護資源共享平台醫聯網,於7日下午2點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後疫情時代—健康照護模式數位轉型研討會」,現場邀請台大公衛學院教授張睿詒等7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對國人就醫行為轉變、未來數位健康、遠距醫療發展走向等議題。 -
台大公衛學院強烈建議 居家檢疫與邊境普篩最好並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68詹長權表示,台灣邊境管制應該可以讓民眾入境檢測或14天隔離檢疫擇一,如果入境時核酸檢測(PCR)病毒呈現陰性,雖然仍然居家檢疫,但在隔離第5天採取第2次PCR檢驗,假使2次都是陰性就可以放行,但必須規定地點、定時回報、實名制活動,同時電子追蹤,若謹慎一些出境前48小時再PCR檢疫1次。 -
全球屢傳工作場合新冠群聚 員工人數越多就越危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63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多個原本曾爆發新冠大規模疫情的國家,在行為控管下狀況都獲得控制,但解封後分別傳出工作場所群聚事件,例如新加坡宿舍、日本社福中心醫院、南韓物流中心、北京餐廳與百事食品工廠,尤其食品工廠傳出多起群聚,澳洲肉品加工廠,美國很多食品工廠,也都傳出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