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加工肉
-
「蛋」是又何奈?史上最久蛋荒 補充蛋白質有替代解方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8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指出,雞蛋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不過在缺蛋的情況下,仍有許多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以替代,例如豆製品、魚類、肉類等。補充蛋白質,無蛋也可以做到。 -
口罩解禁!如何防病毒來襲? 中醫1招強化人體免疫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6037歲詹先生有過敏性鼻炎,原本症狀控制良好,然而近半年開始輪值夜班後,晨起噴嚏連連、眼鼻癢,甚至有鼻塞、鼻涕轉黃黏稠且倒流、前額悶脹反覆等症狀,耳鼻喉科診所診斷為慢性鼻竇炎。加上詹先生也容易感冒、倦怠、眼痠澀冒血絲,且體重還增加,因此尋求中醫調理。 -
乳癌化放療副作用好痛苦! 中醫採取食養調理協助緩解
癌症新知 / 乳癌2476乳癌病友因為接受西醫的化療而產生的假性停經症狀,容易潮熱、盜汗與心悸!以中醫的觀點來看,賴睿昕指出,是屬於陰虛血燥的體質,這時身體也是屬於容易發炎狀態,為了因應後續可能的手術、放化療,癌友的首要任務便是儲備體力,因為在治療過程中多半會伴隨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疲倦等副作用,在吃不下以前就該顧好營養,因此建議以優質蛋白搭配低脂高纖的飲食為原則。 -
WHO定義:超過攝氏X度的熱飲 恐成為食道癌致癌因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473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875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9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需提高警覺,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時,請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
過年腳步近!除夕年夜菜自煮健康 專家指導輕鬆不費力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66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分別針對民眾年節自行製備或選購年菜搭配提出建議,並融入原態、蔬食、全穀雜糧等元素於年菜設計,讓家人不僅吃得美味健康,也讓備餐更顯輕鬆,做出健康新煮義的搭配組合! -
疫情趨緩大腸癌篩檢量增12.4% 男性篩檢人數較女性少
癌症新知 / 腸癌2300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依據衛福部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7歲,相較108年延後了1歲。根據癌症篩檢資料庫資料顯示,近期因疫情稍緩,111年大腸癌篩檢量較110年增加13.3萬人(增加12.4%),但仍未恢復疫情前,也就是108年的篩檢量;其中,111年男性篩檢人數49.2萬人,女性70.1萬人,男性篩檢人數相較女性少。 -
酒促妹每晚喝20多瓶啤酒又怕胖 1動作讓食道癌找上門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36630多歲王小姐因為吞嚥困難,進食時總有異物感,到院就醫切片檢查確診為早期食道癌,但因食道癌常被喻為老男人癌症,醫師追問飲食習慣下,才發現她是1名酒促小姐,為了業績,每天平均喝上20多瓶啤酒。由於擔心發胖,又有催吐習慣,長期下來,食道黏膜遭受刺激、破壞,以致癌化。 -
6成食物中毒與微生物有關 生食這樣處理避免食安問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06天氣熱影響食慾,清涼爽口的蔬果沙拉成為許多人最愛。不過,食藥署調查發現,國外6成食物中毒與微生物有關,而蔬果類產品,以及含生菜類產品(三明治、捲餅、漢堡)、水果等,則容易孳生李斯特菌,引發食安事件。一般來說,李斯特菌常孳生於生菜、哈密瓜、未妥善消毒乳製品,以及火腿等加工肉類等食品。一般民眾感染後,主要症狀為腹瀉、嘔吐,但孕婦則可能出現菌血症,導致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