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科
-
蕁麻疹患者看過來 這幾種蔬果吃不得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858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吳政翰指出,國內蕁麻疹發生率達兩成之多,好發於30至50歲女性,症狀為皮膚紅腫搔癢和膨疹,嚴重者會出現「血管性水腫」,眼睛、嘴唇腫脹,一旦發生在喉嚨,則會影響呼吸,恐危及生命。 -
反覆嘴破火氣大? 當心貝西氏症作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356今年35歲的鄭先生自述,自己國中起常有反覆嘴破困擾,平均一個月發生2、3次,最高紀錄曾有10幾處嘴破,但都當成是火氣大,有時全身皮膚會冒出如青春痘般的紅疹,腹痛反應也經常發生。日前因發燒、喉嚨痛,經耳鼻喉科醫師診斷為扁桃腺發炎,進行手術切除後,症狀仍未改善,甚至痛到食不下嚥,1個月內暴瘦10公斤,最後經影像學檢查發現嘗到已潰瘍,為腸道型貝西氏症。 -
換季溫差大 慎防寶寶季節性過敏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529根據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的調查顯示,室內外溫差達7℃以上或相對溼度61%以上,最容易誘發過敏症狀,主要因為溫差溼度變化大,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防禦能力下降。且溼度高是適合塵?、黴菌等過敏原生長的環境,上述的天氣狀況都容易在春季發生,因此春季過敏人數倍增。 -
鳳梨南瓜不忌口 男子蕁麻疹反覆發作眼唇腫脹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00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吳政翰表示,蕁麻疹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類似典型的過敏反應,主要是食物或藥物引起;若持續6週以上則屬於慢性,食物、外界刺激,如搔抓、溫度變化、身心壓力大以及慢性感染等,皆可能誘發。雖然急性、慢性都與飲食有關,但急性患者容易回想是身體對哪一種食物過敏,例如海鮮,而慢性患者卻很難明確分辨,增加治療的困難。 -
溫度變化劇烈加霾害 嬰幼兒過敏明顯增加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190寶寶3歲前的免疫平衡調控系統尚未發展成熟,很容易被誘發過敏體質,可謂是預防過敏的關鍵期。王泰儒提醒家長,務必掌握這段時間,做好環境控制,並為寶寶慎選飲食,才能避免孩子日後受過敏之苦,降低罹患免疫失衡的成人慢性文明病。 -
每天喝二瓶以上啤酒 年輕業務員痛風上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2奇美醫學中心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林峻宇表示,餐餐吃大魚大肉,血中尿酸容易超標,罹患高尿酸血症,血液中高濃度尿酸形成尿酸鹽結晶,沈澱在關節,引起強烈的發炎反應,這就俗稱的痛風。 -
國中生竟得關節炎 手指腫如甜不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656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楊曜旭解釋,關節炎非老人家的專利,青少年與兒童所罹患的「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疾病成因不明,可能是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細胞發炎攻擊關節。
-
婦人氣喘變癱瘓 血管炎惹禍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912「血管炎就是血管壁發炎病變」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說明,血管壁因為免疫發炎反應,引起發炎細胞浸潤、血管壁增厚、血管內層破壞,導致血管腔狹窄甚至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