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疾病
-
OL體重破百!手腳關節僵硬痛 竟檢出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70振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蔡世滋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為免疫系統失常,關節滑膜發炎、過度修補增生,逐漸破壞關節結構。全身受侵犯部位主要是關節、且多為對稱性,會造成關節紅腫疼痛,甚至磨損、破壞及變形;甚至會侵犯關節外的器官系統產生共病,包括心血管硬化、肺纖維化等情況,屬於一種全身性免疫發炎疾病。 -
症狀像極胰臟炎!7旬翁上腹痛噁心 確診免疫性膽管炎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648胰臟炎常見的原因包括酗酒、膽結石滑落阻塞、胰臟或壺腹良惡性腫瘤。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裕鈞表示,王伯伯無飲酒習慣,膽囊也已經切除了,在進行核磁共振掃描,也排除胰臟癌、自發性膽管結石,因此需懷疑其他病因。於是,醫師安排膽管鏡攝影、癌症指數和自體免疫指數等檢查,才確定王伯伯罹患免疫性胰臟炎。 -
台灣mRNA研究能量大爆發! 莫德納培育新創研究人才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339為加速mRNA研究,賦能在地研發團隊,由莫德納台灣發起、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執行的第一屆「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於9月21日公布獲獎名單,並同時舉行頒獎典禮。包括中央研究院唐堂副院長、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莫德納資深副總裁Patrick Bergstedt以及莫德納台灣李宜真總經理等人出席頒獎典禮。經公開收案共有35隊報名,最終選出5組獲獎團隊與個人,將獲得總額新台幣250萬元的獎金,以及莫德納一對一業師輔導的資格。 -
企業高層確診不到1年病逝! 從咳喘累揪「菜瓜布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09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今年攜手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選在台灣肺纖維化日前夕舉辦活動,共同呼籲民眾關注肺部健康。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提醒,纖維化常見症狀為「咳、喘、累」,民眾若有3大症狀且持續8週以上,建議就醫檢查。 -
容易感冒、慢性疲勞? 免疫力下降8大徵兆、5招助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677免疫系統在健康生活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雖然COVID-19大流行讓我們對免疫系統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但平時若突然出現某些特定徵兆,如反覆遭到感染、經常便秘或經常感覺疲勞等,即有可能是免疫系統出現問題。 -
B肝固定療程降5成肝癌發生率! 研究破解B肝停藥迷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92台灣B肝治療再現重大突破!林口長庚及基隆長庚的肝病研究中心跨院合作,針對1,087位肝硬化病人進行長達10年的治療追蹤,結果證明固定療程組病人相對於長期服藥組病人,不但肝癌發生率減少50.3%,病毒的清除率更超過12.8倍,肝病死亡風險亦減少67%,這項成果可望繼續引領B肝治療邁入新里程碑。長庚醫院14日發表這項全球矚目的固定療程B肝治療的研究成果,是目前樣本數最大、追蹤年代最久、最具說服力的研究,近日已獲肝臟學頂尖期刊「肝臟學(Hepatology)」接受並準備刊登。 -
乾眼症是眼睛乾燥? 眼科醫師揭眼淚直流也是典型症狀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117眼球表面的潤滑由淚膜掌管,淚膜又可分為3層,最外層是脂質層、中間是水層、最內層是黏液層,當任何一層出現異常,都會造成乾眼現象。新竹諾貝爾眼科醫師何奕瑢表示,約有3分之1的患者罹患乾眼症而不自知,乾眼症不是只有眼睛乾燥,不少人來看診時主訴眼睛濕濕的、一直流眼淚,這是因為油脂層失去保濕作用,使得淚膜水分很快就揮發,而導致反射性的流淚分泌,是因眼睛太乾、淚液不足,進而刺激眼睛所產生的反應。 -
不孕症精準治療超前部署 三合一檢測升級AI智能新趨勢
兩性關係 / 不孕症4779臨床上該如何確定子宮內膜健康程度?尤星策醫師描述,以前會採取影像學的方式,透過陰道超音波看子宮型態,或是使用子宮鏡檢查子宮內膜有無沾黏、息肉,儘管子宮內膜型態正常,卻無法判定環境是否健康、有無發炎。為了解決上述治療困境,現在臨床推出由歐洲基因檢測公司,以AI智能大數據研發的EndomeTRIO子宮內膜三合一檢測(ERA/EMMA/ALICE),僅需一次採檢就可幫助醫師進行子宮內膜環境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