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人權
-
高醫大世界衛生日論壇 陳建仁:疫情過後台灣浴火重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1為響應世界衛生日,高雄醫學大學特別於4月7日下午舉辦世界衛生日論壇「全球化與健康不平等——從WHO到COVID-19」,論壇以「打造一個更公平、更健康的世界(Building a fairer, healthier world)」為主題,結合健康的社會決定因子、全民健康覆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等重要議題,從台灣觀點出發,回顧並展望後COVID-19時代的全球衛生趨勢。 -
《特管法》將於年底落日 擬推《再生醫療發展法》上路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91衛福部今(2021)年8月草擬《再生醫療發展法》,將《特管法》及《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納入其中,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此法實施後,將可確保患者的就醫權益。 -
憶起打造友善樂活屋! 滿足失智長輩安全居家環境需求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367國健署自2018年起推動營造失智友善社區,倡議失智者人權及促進其社會參與,除了營造失智友善社會環境以接納包容失智者之外,也提供良好的環境,以營造失智友善社區環境為首要任務。 -
新北板橋大遠百急快篩 高雄市清空大樓惹議陳時中緩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37新北市板橋大遠百、三重湯城園區、高雄市鳳山一處社區大樓,分別傳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板橋大遠百預計有1,500人快篩,三重湯城園區啟動企業自主快篩,高雄市鳳山社區大樓住民全數居家隔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已開放居家快篩,就是希望能加快找出隱形個案。 -
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台灣排第2 健保資料庫當後盾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680亞太區「個人化精準醫療發展指標」評審嚴謹,由15位跨國主要醫療照護專家主導及評分,透過資料分析評估亞太區11國在實踐個人化醫療上的完善程度,給分指標原則為「對的時間」、「提供量身訂做個人化照護」、「給對的人」。 -
元旦起健保費率調整為5.17% 受僱者平均每人增加63元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83衛福部建議全民健保自110年1月1日起,一般保險費費率先恢復至二代健保施行前之5.17%,立即發布施行。自102年二代健保施行後,依健保法第24條規定,健保會應於年度開始1個月前依協議訂定之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完成該年度應計之收支平衡費率之審議,報衛福部轉報行政院核定後公告之。因此,每年皆應依收支平衡之精神檢討費率。 -
台灣鎖國!1月1日外籍人士禁入境 英國變異病毒來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82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培養第792例英國境外移入病毒,比對基因序列就是英國變異病毒,個案目前在醫院治療,病症輕微沒有其他症狀。簡單來說,就是全球注目的英國新冠變異病毒,已經在台灣出現,但不僅英國,多國也都出現相同病毒案例,區分國境已經沒有意義,因此指揮中心決定加強邊境管制措施。
-
民眾黨提身障保險基金草案 身心障礙聯盟駁助長歧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997身心障礙聯盟表示,依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國內法第5條及25條,不得拒保是商業保險公司本來就應該做到的社會責任,也是現在金管會要求各保險公司必需做到的公平納保。因此另外用錢或募集基金去補貼商業保費的舉動,不是嘉惠身障者,而是圖利保險公司,助長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