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主動脈瓣狹窄
-
高強度運動慎防猝死風險! 專家示警:3族群特別當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61在健身房重訓、馬拉松比賽時突然猝死的社會事件時有耳聞,熱愛運動,卻提高死亡風險,看似不符常理,心臟科醫師表示,心臟結構異常,或是罹患致命性心律不整等民眾,看起來健康,但從事高強度運動時,心臟受到壓迫,就可能出現猝死危機,不可不慎。 -
胸悶、呼吸喘勿輕忽! 有主動脈瓣狹窄3大症狀速就醫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03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任謝宜璋指出,主動脈瓣膜是負責控制心臟將血液送出的閘口,心室收縮時主動脈瓣膜打開讓血液順利送出,舒張時瓣膜關閉防止血液回流。主動脈瓣膜狹窄常見原因是自然老化而造成的心臟瓣膜鈣化及退化,一般較常發生在70至80歲左右,便會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瓣膜退化。如果瓣膜狹窄無法正常打開,心臟就無法有效將血液送出,供應身體各個器官養份,也因為血液送不出去,心臟需要更賣力工作,才能提供足夠的血液至全身,使得心臟常常處在過勞狀態,因而可能慢慢失去功能。 -
跟生命賽跑的主動脈狹窄 這3種人工瓣膜該如何挑選?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14主動脈瓣狹窄初期大多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就像啟動了倒數計時器,嘉義長庚心臟外科副教授黃耀廣醫師指出,患者在出現胸痛、昏厥、心衰竭等症狀後的平均存活時間,分別剩下5年、3年、2年。建議要進行手術介入,更換損壞、狹窄的瓣膜。 -
兒童胸痛會喘甚至昏厥是危險訊號 心因性胸痛可能性高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56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陳俊宇提醒,兒童的胸痛是十分常見的,雖大多數屬良性,但也有少部分屬危險的心因性胸痛。 -
心臟病發來得又急又快? 微循環障礙置之不理恐釀禍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82大多數人都認為心臟病是老年人的疾病,但心臟病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之中。現代人飲食高油脂、高膽固醇的習慣,容易造成血管硬化,在台灣,心血管疾病也長年高居國人10大死因前3名,不容忽視。 -
台灣之光! 全球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最高齡在振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01主動脈瓣膜是心臟血液通往全身的大門。隨著人口老化,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病人也隨之增加。老化所引起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常發生在65 歲以上,根據統計超過65歲的人2%有主動脈瓣膜狹窄,超過85歲發生率更高達4%。老化兼硬化的主動脈瓣膜,像年久失修不靈活的門板,在心臟收縮期無法順利打開讓血液通過,造成輸送至全身循環的血量嚴重不足。 -
昏倒四大原因 恐為猝死前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42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任邱春旺指出,昏倒(醫學稱昏厥)原因為短暫性腦部血流不足,造成大腦暫時失去功能,但通常在數秒(6至8秒)至幾分鐘後就會自動清醒。 -
局部麻醉少風險 主動脈瓣膜置換更安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3由於因高齡,身體狀況不佳等因素,麻醉及手術危險性較高,後來採取局部麻醉,經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廖老太太在加護病房觀察二天後就隨即轉往普通病房,行走自如,恢復期間身體狀況相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