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中國附醫
-
懷胎5月罹惡性度高三陰性乳癌 產後切除腫瘤母子均安
癌症新知 / 乳癌2914有位34歲的媽媽於懷孕第5個月時,感覺乳房漲大速度快得異常,並隱約摸到其中有硬塊,周女士擔心之餘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就診,經由乳房超音波檢查發現左乳有1個超過2公分的不規則腫瘤,病理報告證實罹患「三陰性乳癌」。 -
中年男子登山墜落全身癱瘓 靠1療法能自己吃飯推輪椅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258張男在中國附醫就醫時,於2022年3月施打第1劑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BM-MSCs),至今已完成總共5劑的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從無法坐臥到雙手慢慢恢復力量,現在可使用輔具自行用餐。醫師評估如果手部力量繼續增強,就可以坐輪椅。 -
中國附醫研發新技術! 將幹細胞用於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036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合幹細胞中心主任洪士杰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老年族群,約有1至2成65歲以上族群罹患膝蓋骨關節炎,嚴重程度隨年紀增長而逐漸增加,且女性盛行率約為男性2倍。在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上,輕度患者以運動復健、藥物治療為主,如果症狀嚴重,一般建議,考慮更換人工關節,但換上人工關節,日後仍有磨損鬆脫、人體排斥、手術相關風險等問題。為此,中國附醫整合幹細胞中心團隊積極開發新技術「胜肽結合膠原蛋白再生軟骨幹細胞」,除了提高退化性關節炎之早期診斷及玻尿酸潤滑,也透過幹細胞再生醫學,更有效率地進行藥物治療輸送。 -
冬天長者血循差雙腳冰冷走路痛 急性「腳中風」恐截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387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 血管阻塞發生的機會大幅增加,長輩們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外,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乾枯發黑)、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
大腸癌靠「免疫細胞」精準醫療 腹膜癌細胞幾乎看不見
癌症新知 / 腸癌364854歲的林小姐4年前因腹痛及大便出血,被診斷大腸癌第4期合併肝臟與肺臟轉移,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專家團隊不斷鼓勵與悉心照顧下,林小姐積極進行手術及化學治療抗癌,控制4年效果卓著,直到2021年10月,林小姐再度感到腹脹消化不良,經詳細檢查發現多處腹膜腫瘤轉移,而且造成嚴重腸道阻塞。 -
縮胃告別病態性肥胖! 形體雕塑手術解決皮膚鬆弛贅皮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959賽車教父廖老大之前就曾公開表示,他藉由縮胃手術來告別病態性肥胖,恢復健康身體。但由於過去劉先生一直都處於病態性肥胖的體重,身體的皮膚彈性纖維早已因長期受到拉扯,而失去原有的彈性,使他在回到標準體重後,腹部仍有一大圈鬆弛的贅皮。大量的贅皮不僅使劉先生對於體態感到自卑,加上本身從事裝修工程的關係,悶熱的工作環境也造成贅皮間出現大面積的濕疹與濕疹,反覆發炎後產生黑色素沈澱。 -
打球啪1聲!前十字韌帶斷裂 微創手術加復健重返球場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9421位熱愛籃球的民眾,在1個跨步轉向的動作不慎扭傷右膝,當下聽到啪的1聲,關節立即腫脹起來,隨後就直接被抬出場至診所處置,醫師以針抽吸膝關節血水後,雖然症狀有所改善,但兩週後,他又在比賽中搶籃板腳落地時,再次扭傷右膝。施先生前往亞洲大學附設醫院進行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前十字韌帶斷裂,並轉診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由骨科部謝尚霖醫師診治。 -
5大醫學中心揭露猝死4大危險因子! 心房顫動尤其當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4罹患心律不整等慢性病,若未規律接受治療,病情未受良好控制,感染新冠後重症風險恐增加,原本疾病突然發作的危險也大增。尤其心房顫動患者,若因不願意就醫而導致未能規律服藥控制,中風與猝死風險更會危害民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