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三高
-
老翁胸痛找不出病因 醫發現左胸長水泡般疹子揪出禍首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5242帶狀疱疹好發族群是50歲以上及免疫力較差的人,台中慈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瑞興說明,帶狀疱疹是曾經感染過的水痘病毒潛藏在身體神經節,一旦民眾的免疫或健康狀態不理想,就有可能造成劇烈疼痛和皮膚水疱,嚴重的話併發器官受損。 -
腦中風猝不及防! 專家強調首重三高控制與心血管保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78高雄朝氣復健診所林煜涵醫師表示,當血液循環不良、血管管徑狹窄到一定程度,可能會造成血管阻塞,中風發作機率也隨之提高。腦中風大致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2大類型,而缺血性中風約占8成之多,出血型中風則約2成。進一步分析缺血性中風發作成因:其中原因未明約2至3成;大血管粥狀硬化、心源性栓塞各約2成;小血管阻塞約2至3成(亞洲人罹患比例又比西方人高);其他原因約占5%。 -
春天氣溫驟變犯眩暈!眩暈成因多 這型與末梢血循有關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23市面上改善血液循環的產品很多,例如魚油、紅麴、納豆、銀杏等,能幫助補充神經營養、促進血管循環效用。高雄一心堂藥局曾裕哲藥師表示,魚油、納豆和紅麴主要作用在相對較大的血管上;而銀杏葉萃取物成分則能作用在細小血管,對於腦部和耳朵血管微循環,達到促進血流循環的效果,進而讓眩暈耳鳴獲得明顯改善。 -
健檢數值怎麼看?國健署推風險評估 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72將健康檢查結果的數值輸入至「慢性疾病風險平台」,透過平台試算出高、中、低的風險警示,協助民眾及主要照顧者可以更了解自己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及早尋求專業醫事人員協助,以防慢性病發生。 -
泡芙阿姨不胖但體脂肪偏高 健檢發現胰臟有腫塊竟罹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6596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初期胰臟癌的症狀大多為沒有明顯表徵,即便有症狀也會因胰臟身處位置在胃部後方,當發生上腹悶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非特異性症狀,容易被當作只是一般腸胃消化不良問題,因此很難靠症狀來早期發現,大多都是健檢意外發現。 -
慢性疾病自我檢測!國健署推出1平台 簡單5步驟護健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80慢性疾病占我國十大死因一半以上,其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等更是長年榜上有名。依據國民健康署11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成人健康檢查服務的民眾,近4成血壓異常、近3成血脂異常、近2成血糖異常,更有近5成民眾腰圍過粗,而三高等慢性疾病發生的危機,就隱藏在這些健康檢查的紅字中! -
戴助聽器可補強聽覺不足 想改善聽力應從根本問題解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71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各器官功能會慢慢衰退,聽力也會逐漸退化,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朵的內耳結構掌管了聽覺和平衡,耳鳴、重聽、眩暈都是內耳的問題,其中聽力是耳朵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有人因老化漸漸聽不到,也有人是耳鳴愈來愈大聲,導致聽力逐漸減退。 -
婦人三高未治腦溢血偏癱 採這治療法助腦損傷細胞修復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7758歲劉女士患有三高,平時並未就醫追蹤,3個月前她突感明顯頭暈噁心,且左側身體偏癱、意識不清等情形,送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為自發性腦溢血,由於血塊大小並未對腦部有太大損傷,因此建議採高壓氧治療,讓損傷區域的腦細胞恢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