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附醫研發智憶康 AI輔助1分鐘內評估有無失智症

3311
連慧婷 報導
中醫大附醫研發智憶康 AI輔助1分鐘內評估有無失智症
▲許凱程主任分析,運用腦齡預測系統「智憶康」,可判斷出患者的腦部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異程度,可幫助臨床醫師藉此快速診斷患者失智症嚴重程度。 (圖/中醫大附設醫院提供)

【NOW健康 連慧婷/台中報導】81歲的張伯伯原來精明開朗,今年初開始,卻經常忘記他人交代的事情,也不願意與家人交流,且說話邏輯不易理解,經家人陪同前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門診,由神經部主治醫師、人工智慧中心許凱程主任先透過傳統檢查方式,由專業人員進行心理量表測驗、腦部MRI影像等檢查,結果檢查結果發現,張伯伯的心理量表分數低於同齡人平均值,另MRI發現為腦部腦萎縮,後來便運用人工智慧中心研發「智憶康」系統,藉由張伯伯的醫學影像,以其腦部灰質大幅退化以及腦脊髓液增加的異常比例,1分鐘即可預測張伯伯腦部年齡大於實際年齡5歲,推估張伯伯已罹患早期失智症。


失智症好發於中老年族群 常見症狀別輕忽


失智症屬於腦部疾病,主要影響大腦功能導致思考與記憶能力退化,甚至產生情緒問題、語言表達力喪失、行動能力降低等症狀,許凱程主任說,失智症嚴重程度不同,且有多種致病亞型的主要神經認知障礙,通常又可以依照發病區域或病徵分為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以及由巴金森氏症引發之失智症,通常好發於中老年族群,並隨著時間逐漸惡化。


根據衛福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症人口超過30萬人,有9成6為65歲以上長者,此外,罹病者有年輕化現象,而到了2030年,失智人口推估將成長超過50萬人。


中醫大附醫研發智憶康系統 可初步研判失智症嚴重程度


人工智慧中心許凱程主任指出,臨床上神經科醫師通常會以多種方法及工具來評估失智症,包含疾病史、血液檢查、認知量表測驗、心理評估、影像學檢查、生理訊號檢查等,不過,量表等測驗,每位病人往往需要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確認,而排隊等候此檢測的人潮,以中醫大附醫為例,也要預約1個月之後,為了能幫助病人,讓醫師更快與更精準掌握失智症嚴重度,中醫大附醫設計以AI腦齡預測系統、神經基因判別系統建構了「智憶康」,運用AI協助評估失智症嚴重程度。


「智憶康」腦齡預測系統,收取本院近3千例正常人做磁振造影檢查,利用AI模型將腦部各區域(灰白質、腦脊髓液、海馬迴等)逐一分割計量後建立常態分佈曲線,後續輸入約5百例失智症病人的腦部影像。


中醫大附醫人工智慧中心發現,在同齡群體中,失智症病人於灰質區域比例普遍低於普通族群,腦脊髓液比例也因腦部退化程度較高有明顯增加。許凱程主任進一步分析,2022年相關醫學文獻指出,理論上腦齡與實際身體年齡在正負3歲以內為正常族群,運用腦齡預測系統判斷出的腦部年齡與實際年齡的差異程度,可幫助臨床醫師藉此快速診斷患者失智症嚴重程度。


▲利用患者腦部MRI影像,AI模型評估其腦脊髓液比例高於同年齡族群,並預測其腦年齡約比實際年齡高出許多。(圖/中醫大附設醫院提供)


「智憶康」神經基因判別系統則利用無神經相關疾病之老年族群以及失智症病人的腦電波訊號和基因資料,經過特徵萃取和特徵選擇技術計算出重要之腦波特徵以及基因特徵,透過AI模型判別患者是否患有阿茲海默症,結果顯示失智症病人在特定頻帶及腦區位置的腦波強度、複雜度以及腦區間的功能性連結皆顯著小於非失智症組,而AI模型在測試資料集上的判斷表現AUC達到87%,且敏感度達到91.7%。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預防與治療早期失智疾病成為刻不容緩的工作,許凱程主任呼籲民眾如有疑慮自己或家人行為異常,應盡早就醫檢查以利治療。


核稿編輯:陳珍妮


更多NOW健康報導
▸全民健保總額預算框架下 新醫療科技如何納入健保給付
▸講座報名/擔憂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醫揭預防治療之道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