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青少年面臨矯正的原因多為戽斗或暴牙,若能利用骨頭仍在生長的階段就進行矯正治療,絕對比發育完成且骨骼已經定型後再改善的效果更好。資深牙醫師吳碧礽提醒,成長過程中上下顎骨發育異常,形成下排牙齒在前、上排牙齒在後的「真戽斗」,或是因牙齒錯咬,但骨骼發育正常導致的「假戽斗」,若能提早矯正治療,都對臉型調整、回復正常有很好的效果。
吳碧礽醫師表示,如果小時候就發現有香蕉、月亮臉或下排牙齒比上排牙齒突出時,提早矯正就能抑制下巴的快速生長;或避免因為鼻過敏引起的開咬性狀況,上下排牙齒如果長期都無法正常咬合,講話時舌頭會頂在牙齒位置,本來有戽斗或暴牙就會更嚴重,就連原本可能只是假性戽斗,錯誤的咬合習慣最終也可能導致真性戽斗。
吳碧礽醫師提到,門診中曾收治過1名5歲小女生,爸爸帶進診間時,可以看到父女倆就像同一個模子刻出來般,都有戽斗下巴,但爸爸不希望戽斗跟著女兒一輩子,決定前來求助。考量到5歲的孩子尚未換牙,於是先設計頭套讓她配戴,透過潛移默化的矯正過程,9歲時小女孩的臉型已恢復正常,後續只須再針對凌亂的牙齒進行牙套矯正。
▲吳碧礽醫師提到,考量到5歲的孩子尚未換牙,於是先設計頭套讓她配戴,透過潛移默化的矯正過程,9歲時小女孩的臉型已恢復正常。(圖/碧礽牙醫提供)
一般而言,年紀約7、8歲且門牙長出4顆時,是矯正的黃金時期,像案例中的小女孩,是經過前後2階段的矯正治療,若配合黃金時期採取戴頭套合併隱適美隱形牙套矯正療程,可縮短整體治療時間,對於改善戽斗臉型也有加乘效果。
吳碧礽醫師更舉例,另外1名17歲的青少女,因下巴前突不美觀,導致自信與社交關係低落,媽媽帶她去看過很多醫師,都認為必須開刀才能有效改善。
吳碧礽醫師說:「開刀是讓臉型更趨完美,但也要付出不少代價,如果真的不想開刀,矯正還是可以改善牙齒的排列,進而模擬骨骼型態,但會花較久時間,這位17歲女孩經評估後,我認為幫她拔去上、下排第2大臼齒,讓智齒萌發後替代第二大臼齒,就可以將下排牙齒拉進去,骨型也會隨之改變」,不開刀也是能達到下巴後推的效果,但如果是很長的骨性戽斗,只用矯正仍有限制,也無法做到骨骼的大幅修正。
▲17歲的青少女,曾因下巴前突不美觀,導致自信與社交關係低落。(圖/碧礽牙醫提供)
通常女生約13、4歲,男生約15、6歲,是快速發育的成長期,如同身體成長、骨頭生長定型,戽斗也會持續生長到17、8歲,男生甚至接近20歲才停止。吳碧礽醫師補充說明,戽斗的人因下額前突、上下咬合時互相碰撞,造成下顎齒槽骨萎縮較嚴重,容易產生牙周病問題。若能提早於7、8歲時藉由矯正將上顎骨往前拉、往外擴,同時抑制下顎骨的往前發育,拉近上下顎骨的差距,就能改變戽斗臉型;要是下巴發育完成後才矯正,已無法改變戽斗的骨型,只能藉由內縮下排牙齒的齒槽骨做有限度的調整。
若發現小孩有疑似戽斗的問題,建議父母應盡早就醫評估,選擇適合的矯正方式,否則日後恐剩下開刀一途。吳碧礽醫師強調,及早進行矯正雖能改善良好,但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場長期抗戰,除須隨時留意孩子牙齒及下巴生長情形,至少夜晚睡覺時也必須持之以恆的戴著頭套,直到20歲發育完成、骨頭定型為止。平時最好每半年回診洗牙1次,讓醫師持續追蹤矯正成效。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憂鬱藥物可能引發耳鳴? 專家揭密與血清素濃度有關
▸老花眼看近變清晰別高興太早! 有可能是白內障在作怪
相關部落格
-
植牙補骨攸關成敗! 纖維蛋白補骨技術療程時間可減半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705碧礽牙醫診所蔡杰倫醫師指出,通常植牙療程的失敗機率不高,不過一旦植牙前的清創手術沒做好,若殘留些微腐敗組織,這時進行補骨也會使得齒槽骨難以穩定生長,最後導致植牙失敗,因此找尋植牙經驗豐富的牙醫師相當重要。 -
5歲童戽斗又齒列不整 求助牙醫師「不想要香蕉臉」!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724孩子年幼就已經有明顯戽斗、咬合不正,以後長大該怎麼辦?相信這是許多父母傷透腦筋的心裡話。林逸豪醫師認為,若孩子同時有戽斗和齒列不整的問題,大約6、7歲就可以開始治療了,畢竟孩子自己也不想要有「香蕉臉」,加上若等到接近成年才要治療,就只能以侵入性的手術方式調整。 -
孩童換牙期出現暴牙 及時預防性矯正確保臉型正常發育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033孩童的換牙期通常是在6、7歲左右開始,乳牙會陸續鬆動脫落,直到12、13歲為止,所有乳牙才會被恆牙所取代,通常先從前牙區的牙齒開始汰換成恆牙,依序延伸至臼齒區,一旦恆牙長好了,齒列和臉型也大致定型。林逸豪指出,若家長發現孩童有戽斗、暴牙、下巴後縮或齒列凌亂等問題,可先做預防性治療,時間大約在前牙區乳牙換了2到4顆左右開始進行,矯正效率較青少年和成人高,還能導正往後恆牙與骨骼的發展。 -
戽斗矯正動刀與不動刀如何選擇? 視臉型改變需求而定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691吳碧礽說明,有戽斗困擾的患者,須先由牙醫師評估咬合、戽斗的狀況,再決定治療方式。一般而言,戽斗患者如果下排牙齒在上排牙齒外側2至3mm,都可透過矯正治療來改善;但若上下排牙齒差距過大超過10mm以上,則建議由口腔外科與齒顎矯正醫師聯合治療,較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
最強IG名模Angelina追求健康美 社群大方展露美齒笑容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987有不少網友看到Angelina以一口白牙亮相,紛紛詢問Angelina是否做了牙齒美白療程?Angelina解釋,原本是因為小時候嚴重過敏,吃了不少含四環黴素的藥物,導致牙齒顏色偏黑,單靠牙齒美白療程也無法改善,因此直接詢問牙醫師吳碧礽關於瓷牙貼片的療程,沒想到吳醫師比她更要求完美,認為必須先進行隱形矯正,把牙齒排列到最完美弧度,再進行貼片療程,才會達到最完美的美齒效果。
延伸閱讀
-
孩子永久牙門牙萌出見戽斗端倪 及早矯正比拖延「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525宋慧玲指出,不少人認為等孩子過了12歲,恆齒全部長出來後再矯正都還來得及。其實,不論是機能性或骨骼性戽斗,都應把握7至11歲的矯正黃金期,才能及時挽救孩子的戽斗。因此,當孩子7歲長出門牙恆齒時,若仍有戽斗情形,就必須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此時是第1階段的矯正黃金期,矯正重點在於預防性矯正,調整前牙的反咬情形,使上下顎骨骼平衡發展。 -
5歲童戽斗又齒列不整 求助牙醫師「不想要香蕉臉」!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724孩子年幼就已經有明顯戽斗、咬合不正,以後長大該怎麼辦?相信這是許多父母傷透腦筋的心裡話。林逸豪醫師認為,若孩子同時有戽斗和齒列不整的問題,大約6、7歲就可以開始治療了,畢竟孩子自己也不想要有「香蕉臉」,加上若等到接近成年才要治療,就只能以侵入性的手術方式調整。 -
孩童換牙期出現暴牙 及時預防性矯正確保臉型正常發育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033孩童的換牙期通常是在6、7歲左右開始,乳牙會陸續鬆動脫落,直到12、13歲為止,所有乳牙才會被恆牙所取代,通常先從前牙區的牙齒開始汰換成恆牙,依序延伸至臼齒區,一旦恆牙長好了,齒列和臉型也大致定型。林逸豪指出,若家長發現孩童有戽斗、暴牙、下巴後縮或齒列凌亂等問題,可先做預防性治療,時間大約在前牙區乳牙換了2到4顆左右開始進行,矯正效率較青少年和成人高,還能導正往後恆牙與骨骼的發展。 -
戽斗矯正動刀與不動刀如何選擇? 視臉型改變需求而定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691吳碧礽說明,有戽斗困擾的患者,須先由牙醫師評估咬合、戽斗的狀況,再決定治療方式。一般而言,戽斗患者如果下排牙齒在上排牙齒外側2至3mm,都可透過矯正治療來改善;但若上下排牙齒差距過大超過10mm以上,則建議由口腔外科與齒顎矯正醫師聯合治療,較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
餐廳內用拿下口罩歪牙幻滅 微型矯正提升微笑曲線美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515泉玥牙醫診所牙醫師林楚喬表示,對於可能只有牙齒微亂、小小的牙縫,或是需要2次矯正的人來說,「微型矯正」能縮短矯正期,針對上下排8至10顆牙齒局部矯正、有效率的解決牙齒存在「美中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