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宮
-
沉默殺手卵巢癌多數確診已轉移 發現異狀應積極就醫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4703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家彥表示,卵巢癌有如沉默的殺手,卵巢大小與杏仁相似,除了排卵也會分泌雌激素和黃體素,早期症狀並不明顯,發現時大多已為末期,因此死亡率相當高。根據105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當年共1,507名婦女罹卵巢癌,死亡人數為656位,且有逐年上升趨勢。 -
女生維持好光「頸」 定期抹片檢查愛自己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800依據國民健康署分析105年子宮頸抹片篩檢及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抹片篩檢可發現97.3%的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期(0至1期)子宮頸癌個案,若未篩檢者,其發現子宮頸癌早期的比例降為50.5%,證實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而且子宮頸癌早期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到第4期則驟降至僅2成。 -
陰道分泌物發出難聞異味 竟是晚期子宮頸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9426最近1、2個月來,賴小姐即使月經沒來,也必須勤於更換護墊,因為她陰道持續出現味道難聞的分泌物,甚至有血絲。連另一半也覺得不對勁,強拉著她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是晚期子宮頸癌。 -
單一性伴侶也會染HPV? 醫:機率達8成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361婦產科醫師張建玫指出,子宮頸癌病變過程漫長,可以透過抹片發現異常,進而切除病灶,不過,臨床發現,仍有3成患者確診時,已到了子宮頸癌1到4期。
-
子宮頸癌前病變年輕化 17歲高中女生竟罹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248統計顯示,台灣每年新增近1,600例的子宮頸癌案例,超過700人死亡。雖然罹癌人數逐年下降,然而可能惡化成癌症的癌前病變患者卻日益增加,其中超過20%的子宮頸癌前病變患者介於20至34歲。相當每5名子宮頸癌前病變中,就有1人是年輕女性。 -
女學霸羞於內診 延誤治療釀成晚期子宮頸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406法國帕博士(PARIKH)研究團隊發現,子宮頸癌罹患率與社會階層有關,分析結果是低收入者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較高收入者增加1倍風險。低社經地位婦女,可能因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成為持續感染者,再加上其教育程度及居住地區醫療可近性低,所以較少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而不易早期發現罹患子宮頸癌。 -
基因檢測合併抹片檢查 成功揪出子宮頸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510雙和醫院婦產部主任賴鴻政表示,雖然國人子宮頸癌發生率高居第七,但早期治癒率卻極高,只要透過抹片檢查在零期發現,存活率可達百分之百。不過,現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準確率只達60%至70%,必須每年檢查一次,以避免疏漏。 -
抗雌激素療法 子宮頸癌復發患者新契機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331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朱堂元醫師表示,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及國外動物實驗發現,子宮頸癌的成因除了一般熟知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之外,長期接受雌激素刺激,也會增加罹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