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子宮
-
數十年無性生活 百歲嬤竟罹子宮頸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856成大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吳郁芃指出,王奶奶過去並無罹患過重大疾病,10多年前曾接受抺片檢查,結果為正常,加上多年未曾有過性行為,於是自認不需要再接受抹片檢查,直到日前身體出現異常出血症狀,就醫竟發現罹患子宮頸癌。 -
解除「頸」報》疫苗加抹片 全面防範子宮頸腺癌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296國內推動子宮頸抹片篩檢成效顯著,使得子宮頸癌死亡率已下降六成,但癌細胞生長源頭難以掌控,尤以「腺癌」確診過程更繁複,醫師建議,女性除了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也可搭配輔助接種HPV疫苗,雙重防護子宮頸癌,解除婦女「頸」報。
-
輕熟女抹片篩檢率最低 比阿嬤還遜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77儘管國民健康局統計顯示,民國86年至101年間,子宮頸抹片檢查3年篩檢率由35%上升到56.6%,成長超過6成,子宮頸侵襲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也因此降低約6成,然而台灣仍有多達200萬名30歲以上女性,在過去6年內未曾接受抹片檢查。 -
子宮頸癌疫苗施打 醫:防癌觀念要趁早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584由於人類乳突病毒(HPV)為造成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於2006年通過衛生署核准並上市的人類乳突病毒疫苗「Gardasil」,屬四價人類乳突病毒(第6、11、16、18型)基因重組疫苗,可預防子宮頸癌前期,或分化不良的病變、癌症、尖形濕疣(如:菜花)等,也有預防作用。並於2008 年,衛生署核准新型人類乳突病毒疫苗「Cervarix」,施打的對象為10到25歲的女性。 -
6分鐘護一生 抹片檢查做了沒?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262根據研究顯示,高達99.7%子宮頸癌組織中,都有發現「人類乳突病毒」(HPV),因此醫學專家認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為子宮頸癌發生最重要的因素。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莉茹表示,「人類乳突病毒」是非常微小的DNA病毒,女性一生中約5至7成機率感染,但感染後卻不會有明顯症狀。其中,約九成感染者體內HPV於1年內消失,若未消失,未來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將提高。 -
年輕就建立防癌觀念 子宮頸癌防治三要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467環境在變、性行為模式與婚姻年齡在變,台灣女性罹癌特質也在變,在感染年齡層逐漸年輕化,年輕女性感染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更容易多型別化,在今天世界各國都已經發現子宮頸癌有逐漸年輕化、腺癌化的趨勢,因此女性預防子宮頸癌要從年輕開始。女性癌症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曾志仁副院長指出,時代變遷,預防醫學要跟著改變,安全性行為的觀念與習慣務必從年輕起建立,抹片預防的觀念也務必從年輕起養成,女性感染HPV 5至10年的時間後,即將面對輕熟期多彩人生開始,也即將面對婚姻與家庭的建立開始,而在這時,也開始面對罹患子宮頸癌風險,因此預防的動作要趁早。 -
子宮頸抹片有成!篩檢25萬名癌前病變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2189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指出,子宮頸癌係由人類乳突病毒持續感染 (HPV)所引起,大部分女性在HPV感染後,可以自行清除病毒。但部分婦女會持續進展為低度癌前病變 (LSIL)、高度癌前病變 (HSIL)與癌症。 -
免費PV自我採檢組 子宮頸癌早發現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