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
-
這個指數過高 代表身體正處於慢性發炎狀態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677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說明,「鐵蛋白」是體內用來儲存鐵質的蛋白質分子,除扮演重要的鐵質調節角色外,也是發炎反應指標,在感染、發炎、溶血、肝病、惡性腫瘤時數據會升高,所以,要知道身體有無慢性發炎,血液檢查中的鐵蛋白數據,可作為身體的發炎偵測指標之一。 -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 慢性疼痛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870榮新診所疼痛科主治醫師梁恆彰表示,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訊號,除了可能代表身體出了毛病或是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不少慢性疼痛患者都伴隨自慮神經失調的症狀,自律神經失調雖不是疾病但卻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李小姐雖然身處放鬆的工作環境,但由於持續過勞及壓力的累積跟隨讓她自律神經失調多年,慢性疼痛纏身才讓她不得不正視身體已經在抗議的事實。 -
長期處於粉塵環境恐釀矽肺症 這些職業風險高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56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育生表示,起初經過痰液檢查、肋膜積水抽取檢驗,陳先生的各項數值都在正常範圍內,腫瘤指標也無顯著異常,不過肺積水症狀卻反覆出現,詢問其職業和抽菸史後,才發現患者在建築工地上班,且菸齡超過20年,於是轉介至胸腔外科進行肺部手術切片,經病理檢驗證實為「矽肺症」惹的禍。 -
老奶奶坐骨神經痛不良於行 中醫針灸緩解不適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9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俊昌表示,梁奶奶因右側下背、臀部、大腿後側疼痛,導致步態跛行,走路時無法以右腿承重,久坐時右臀部除了疼痛外,更有針刺感,故只能側身將力量放在左臀部,睡覺時更無法伸直大腿,僅能彎曲躺且無法翻身,故經常失眠,自述疼痛指數高達7至8分,令她苦不堪言。 -
講座報名/曾春典醫師主講 由三高控制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28提到國人死因,民眾普遍最先想到癌症,但其實在106年衛福部死因統計結果分析報告顯示,心臟疾病高居第2、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分別居第4、5;高血壓名列第8,人數加總共48,316人,多過於癌症48,037人,凸顯三高所引起的病變殺傷力不亞於惡性腫瘤,有「隱形殺手」的封號,但卻常被國人大意輕忽。 -
周邊動脈阻塞手指發黑 導管疏通婦人免截肢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130南投1名54歲伍阿姨年輕時因飲食不均衡,造成慢性疾病纏身,除了長期服用多種藥物,也在外院洗腎治療,半年前因雙側手指疼痛、發黑且冰冷,導致生活無法自理,也不敢出門,深怕「黑豆乾手指」嚇到人,赴醫檢查確診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左手手指壞死嚴重,無法完全恢復,但右手透過「導管周邊血管成形術」打通血管後,逐 -
嬰兒出生體重決定糖尿病風險 太輕太重都不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393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嬰兒出生的體重決定成人後糖尿病風險,體重過輕或過重都會提高糖尿病風險,出生體重低於2500克,兒少時期罹病風險高出一般孩子2.3倍,要是出生體重高於4000克,罹病風險則達2.67倍。 -
慢性病患年節用藥5撇步 提早為健康做好準備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68過年期間各大醫院及診所多半休診,萬一慢性疾病患者出現身體不適,就醫可說是相當困難。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過年健康準備5撇步」,讓慢性疾病患者年節提早為健康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