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IoT
-
乳癌及早發現治療仍可正常生活 不同治療副作用大不同
癌症新知 / 乳癌343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副院長温義煇表示,乳癌近年來高居國人10大好發癌症之首,所幸國內乳癌篩檢普及,早期診斷率及治療成功率相當高,因此早期乳癌的治療副作用,對病人日後恢復正常生活的影響,也日益受到重視。 -
對抗隱形缺氧猝死 智慧醫療「血氧即時監測平台」上線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69「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可以隨時監測患者生命徵象,一旦血氧濃度低於95%,就會即時發出聲響,予以示警。醫護也能透過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將視線所見的環境影像傳送回遠端,讓遠端醫師不需直接患者,就能提供即時醫療診斷,減少人員染疫風險。 -
新冠疫苗效果吵不停? 義大利研究發現肥胖者效力減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45研究在接種第2劑疫苗7天之後,對248名醫護人員進行測試,結果發現,正常BMI值的人COVID-19抗體濃度為325.8,而肥胖者的抗體濃度只有167.1。研究人員表示,由於肥胖者體內長期發炎,會使某些免疫反應減弱,包括影響T細胞的作用能力。 -
非接觸生理感測器 降低院內感染風險提升病房科技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792面對新冠肺炎未來有可能常態化,隔離遠端監測成為醫療院所的必備技術,新光醫院利用非接觸生理感測器,醫護人員不需要進入隔離病房,就能夠監控病人體溫、心跳、呼吸等資訊,一旦系統發現異常提出警告,醫護人員就能調閱過去60分鐘內的資訊,判斷病情資訊更全面。 -
台灣醫療科技展今開幕 蔡英文:加速醫療產業數位轉型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573今(3)日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在南港展覽館舉辦台灣醫療科技展開幕典禮,總統蔡英文、立法院長游錫堃、生策會創辦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都來到開幕儀式現場,會場中有500個參展單位機構,1,580個參展攤位,在國際新冠疫情再起下,能夠有醫療生技「展覽」,代表著台灣抗疫卓越成績。 -
華碩為智慧醫療布局 追求更精確心血管判讀與臨床決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956華碩全球副總裁張權德表示,「AI與檢測儀器整合是華碩智慧醫療的發展重點,此次推出的頸動脈超音波影像AI分析系統,集結AI及無線傳輸技術,期待推廣至更多醫療院所,降低健康風險。」 -
物聯網結合生醫產業 加速台灣實踐智慧醫療新未來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090根據市調機構Frost & Sullivan研究,目前有60%的醫療院所已採用物聯網技術,因此傳統醫院邁進醫療物聯網(IoMT)已是全球醫療業者有目共睹一致的目標,台灣在資訊科技實力強大的基礎下,要成功發展智慧醫療更是咫尺之遙;然而,綜觀台灣智慧醫療態勢,目前投入廠商多在起步階段。 -
Google不行台灣來 交大領先全球開發智慧隱形眼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21邱俊誠研究團隊所開發的智慧隱形眼鏡,感測器採用金作為材質,夾在矽水膠中,配戴者不會直接接觸到感測器,因此對使用者而言,與一般隱形眼鏡並無差異,不會有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