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EGFR
-
近30年肺癌發生率增3倍 除了受環境影響外還有這因素
癌症新知 / 肺癌3594肺癌的致病原因有許多,包含吸菸、石綿等粉塵類空氣有害物質、空氣污染、家族遺傳、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以及病人本身就有慢性肺部疾病。以肺癌來說,確實有遺傳因素,也有性別傾向,往往是父子相傳或母女相傳。前者就是爸爸有,兒子就容易有;後者則是媽媽有,女兒也容易有。因此,這點要尤其注意。 -
不抽菸罹患肺癌秘密找到了! 基因突變特徵東西方不同
癌症新知 / 肺癌3064據統計,美國肺癌患者中,抽菸者約占8成,但東亞地區,卻剛好相反,超過5成癌友沒有抽菸,逾9成肺癌女性患者不抽菸,且有年輕化趨勢,為何不吸菸也會肺癌,成為醫界關注焦點。 -
腦瘤患者術後又遭逢肺癌腦轉移 標把新藥增加存活率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704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最新癌症報告發現,肺癌死亡率蟬聯第1位,平均每1小時3分15秒就有1人死於肺癌,每年新增患者超過1萬4,000人,且死亡人數亦高達9,000多人。 -
健保4月起給付免疫新藥 預計嘉惠850名晚期肺癌患者
癌症新知 / 肺癌3184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在健保署與醫藥界、付費者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日前「藥物共擬會議」通過了這項健保給付案,用於治療EGFR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腎衰竭最終恐走上洗腎一途 常見危險因子有哪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5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其育表示,陳先生患有高血壓和痛風,雖然近年來有做年度健康檢查,知道自身血液尿酸偏高(9-10mg/dl)合併腎功能下降,但因從商應酬繁忙,仍鮮少定期至腎臟科追蹤。 -
晚期肝癌治療現曙光 新標靶藥物擺脫副作用
癌症新知 / 肝癌14039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醫師趙毅表示,在台灣肝癌防治的推廣下及肝膽腸胃科的長期追蹤及檢查的普及率提升,使早期肝癌發現比率提升,然而趙毅也說明,對於晚期肝癌患者而言,過去10年來,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只有1個,即便病人面對疾病控制不佳、或是治療出現嚴重不適的副作用,也沒有其它選擇。 -
高蛋白飲食要謹「腎」 用來增肌減脂不是人人合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81歐洲腎臟營養協會前任主席,同時也是研究員之一的Denis Fouque表示,高蛋白飲食會引起腎絲球過濾率(eGFR)的異常,導致腎功能下降;常見慢性腎臟病的患者,可能會由於高蛋白飲食對健康有益的趨勢,便忽略自身條件情況,無意間也奉行這套飲食方法,導致他們的病情更加惡化。 -
空汙提高肺癌罹患率 基因篩檢可望提供精準治療
癌症新知 / 肺癌3078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胸腔內科主任涂智彥指出,肺癌可分成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等2大類,其中8成5屬於非小細胞肺癌,以肺腺癌最常見。目前已知的肺腺癌致病基因有許多類型,EGFR基因突變為最多,約占5至6成,至於ALK、ROS1及BRAF所占比率都小於5%,隨著藥物進步,不論哪種致病基因突變,均有相對應的藥物可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