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B型肝炎疫苗
-
做好B肝、C肝防治 肝炎帶原者遠離癌變風險
癌症新知 / 肝癌2233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戴嘉言醫師指出,許多患者家族中有肝炎的家族病史卻沒多加注意,肝炎帶原多年造成「肝臟反覆發炎」,進而「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這就是典型的「肝癌三部曲」!既然B型和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主因,為什麼多數肝病患者並沒有積極追蹤治療呢?戴醫師認為,原因在於肝臟沒有神經分布,身體無法第一時間用疼痛反應出警訊,等症狀明顯往往為時已晚。 -
台灣西南沿海地區 C型肝炎盛行率偏高
癌症新知 / 肝癌35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及台灣肝癌醫學會等三大學會於8月5日舉辦「保肝的未來進行式」衛教影像展,公布全台肝癌防治地圖,呼籲民眾重視各地顯著的肝癌致病因子,蔡先生出席活動,希望C肝患者應接受治療。 -
疫苗接種不分齡 成人至少需8疫苗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61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呂俊毅指出,隨年齡增長,人體內白血球,如: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等功能慢慢下降,導致免疫力變差,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感染及併發其他疾病的風險更高。 -
帥哥勝利組 健康指數同步提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18參與研究的蘭塔拉(Markus J. Rantala)教授表示,面部吸引力確實影響了男性的免疫反應,而這樣的關係是由與睪丸激素高度相關的壓力荷爾蒙所控制。根據團隊的研究發現,擁有姣好容貌和體格壯碩的男性,因為身體內的睪丸激素水平較高,有助於提升人體的免疫力,所以,通常擁有這些條件的男性,健康狀況都會比一般男性來得佳。 -
免疫糞便潛血檢查 可預測大腸癌死亡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31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廖朝聖表示,新光醫院、彰化縣衛生局攜手合作,以腹部超音波進行社區大規模族群篩檢,結果證實,篩檢行動可顯著降低死亡率達37%。這對於國內未施打B型肝炎疫苗的30歲以上民眾,特別是屬於肝癌高發生率地區的彰化,可說是一大福音。 -
杜絕B肝病毒母嬰傳染 從孕前做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972台大醫院肝炎團隊針對300對高危險群的母子進行長期追蹤發現,e抗原陽性母親所生的小朋友,即使出生24小時內接受免疫球蛋白,且按時施打3劑B型肝炎疫苗後,仍有約10%機率會成為帶原者。
-
B、C肝雙重感染患者 遠離肝癌威脅有望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6台灣B型肝炎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教授表示,在台灣,B、C型肝炎的發生率在全世界是名列前茅,平均每6個人就有1人是B肝帶原者。台灣2011年有1萬2千700人死於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70%為B肝帶原者,20%為C肝感染者。 -
孕媽咪B肝帶原 寶寶接受疫苗非終身免疫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384專攻流行病學與肝炎研究的馬偕醫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教授王豊裕表示,這項研究時間長達10年,高達8900人參與,研究結果發現,在全面性嬰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下,母親為B型肝炎e抗原(HBeAg)陽性或表面抗原(HBsAg)高濃度時,其子女的表面抗原呈陽性的機率率高達15%,是一般人1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