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大多數患者在肝癌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臨床上遇到已經出現黃疸、腹痛、腹脹、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的患者,大概都是中期或晚期的肝癌。
台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台灣每年約有1萬例肝癌新個案,其中8成以上與B型肝炎、C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有關,這是因為過去B型肝炎的盛行率較高,患者的肝臟在經過多年反覆發炎之後,漸漸演變成肝硬化、肝癌。不過自從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之後,B型肝炎盛行率大幅下降,而近年來C肝全口服新藥的問世,讓C型肝炎的治療有了長足的進展,完成療程後,治癒率可以達到98%,有助於減少未來肝癌發生的機會。
然而,除了B型肝炎、C型肝炎之外,還有許多原因可能導致慢性肝炎,例如酒精、脂肪肝、糖尿病、三酸甘油酯過高、黃麴毒素、膽道疾病、代謝性疾病(威爾遜氏症、鐵沈著症)等,這些原因皆可能增加肝硬化、罹患肝癌的風險。
偵測肝癌的利器 抽驗血清胎兒蛋白
黃怡翔主任說明,肝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需要利用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等影像工具才能夠發現。腹部超音波是不具放射線的非侵入性檢查,不會疼痛、便利性高,能揪出小於1公分的腫瘤,是偵測肝癌的利器,建議高風險族群要定期追蹤,才有機會及早發現肝癌。
抽血檢驗血清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亦是常用的追蹤方式,不過血清胎兒蛋白並非判斷肝癌的唯一指標,所以發現血清胎兒蛋白異常時,需要搭配進一步影像學檢查。
必要時,醫師會安排經皮穿刺,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的導引下以長針穿刺入肝臟,取出部分腫瘤組織,交給病理科醫師判讀。
圖解肝癌分期 肝癌分期有這幾種
黃怡翔主任解釋,發現肝癌後,醫師會綜合多項檢查的結果來評估肝癌分期。美國癌症協會是根據腫瘤大小、對血管的侵犯程度、淋巴結轉移、遠端轉移等資訊來分期。
然而,我們的肝臟負責多種相當關鍵的生理機能,所以有學者認為在評估肝癌分期時,需要一併考慮肝臟的殘存功能,而提出了「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系統(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有助於評估預後、擬定治療策略。
▲巴塞隆納肝癌分期,將肝癌情況分成以上這些分期。(圖/照護線上提供)
「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系統」除了考量腫瘤的大小、數量之外,還納入了患者的全身健康狀態,以及肝臟殘存功能分級,將肝癌分成0(極早期)、A(早期)、B(中期)、C(晚期)、D(末期)。由於肝硬化本身即是重要的死亡原因,隨著肝臟殘存功能分級愈差,患者的預後也愈不理想。
目前針對肝癌已發展出多種治療方式,不同的治療工具適用於不同的狀況,接下來讓我們圖解來說明。
多專科醫療團隊攜手抗肝癌 標靶治療藥物是選擇
黃怡翔主任說明,肝癌多專科醫療團隊通常會由多個科別的醫師組成。若評估腫瘤有機會切除,患者的身體狀況也能夠承受,會建議由外科醫師進行手術治療。
由於肝癌主要仰賴肝動脈來供給養分,我們可以請放射科醫師利用血管攝影進行血管栓塞來阻斷血流,抑制腫瘤生長。
腸胃科醫師能在超音波導引下,用長針穿刺肝臟,在腫瘤部位注射酒精,殺死癌細胞。另外,醫師還能利用射頻燒灼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藉由熱能殺死肝癌。符合特定條件的患者,也有機會透過肝臟移植,同時處理肝癌以及肝硬化的問題。
▲肝癌多專科醫療團隊會依據患者的病情,擬定適合的治療策略。(圖/照護線上提供)
除了針對腫瘤的局部治療外,醫師還會根據病況搭配使用全身性治療。全身性治療包括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
較晚期的肝癌,過去是以化學治療為主,隨著藥物進步,近年來標靶治療的選擇愈來愈多,可用於第一線、第二線的治療。肝癌細胞具有不同的標記,標靶治療的藥物會與特定標記結合、作用,進而阻斷癌細胞生長的傳導途徑,讓它無法繼續分裂,屬於較精準的治療機轉。
▲除全身性的化療外,近年還有標靶治療與口服標靶治療藥物可以選擇。(圖/照護線上提供)
當患者使用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若發現病情惡化或患者無法承受藥物副作用,可以考慮使用第二線標靶藥物,目前第二線治療已有多種不同標靶藥物可以選擇。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針對與一線藥物不同的靶點發揮作用,可以抑制肝癌生長與血管新生。
從大型臨床試驗的結果來看,在一線藥物失去作用後,新一代肝癌二線標靶藥物能夠延長患者存活期,整體生存期的中位數達10.2個月,有助於降低疾病惡化或死亡風險。
黃怡翔主任分析,因為是口服標靶藥物,便利性高,1天服用1顆,患者不用常常跑醫院,服藥的順從度也比較好,生活品質提升。標靶治療可能遇到一些副作用,像是皮膚症狀、疲倦、腹瀉、高血壓等,醫師都會給予協助,緩解不適。另外,肝癌的免疫治療也持續發展中,讓晚期病人有更多選擇。
保護肝臟預防肝癌 高風險患者務必回診追蹤
黃怡翔主任提醒,肝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負責多項生理機能。隨著肝硬化的進展,肝癌發生的機會愈高,而肝硬化愈嚴重的病人,治療肝癌的選擇就愈少,大家一定要好好保護肝臟。
有B型肝炎、C型肝炎的患者,務必定期追蹤治療。最好能維持理想體重,好好控制血糖、血脂,減少脂肪肝造成的傷害。香菸、酒精皆對肝臟有害,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請盡量避免。
根據大型研究,運動有助於降低罹患肝癌、肺癌、大腸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好處多多。
自行服用號稱可以養肝、護肝的東西,通常沒有緩解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若是肝臟有狀況,應盡快就醫,與醫師配合,才是保護肝臟的上上之策。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肝癌治療,醫師圖文詳解】
更多NOW健康報導
▸單次拔牙幾顆以內算正常? 牙醫師:問題不在拔牙顆數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延伸閱讀
-
國外「兒童急性肝炎」悄悄蔓延 可能與新冠肺炎有關?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71在國內受到新冠本土病例直擊的時刻,世界各地頻傳不明原因之兒童急性肝炎。最新研究顯示,這些病例與新冠肺炎有關。到5月3日,英國有163例符合不明兒童肝炎定義的病例,有醫師認為,這波肝炎多發生在10歲以下兒童,可能與腺病毒41型有關。 -
糖尿病患者「這數據」沒控制好 當心致命肝膿瘍找上門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3171名67歲的男子,因雙腳疼痛到醫院急診就醫,理學檢查後發現左腳踝微腫,由於白血球與發炎指數雙雙上升,初步臆斷下肢蜂窩性組織炎,安排住院,並以靜脈抗生素治療。檢查發現病人血糖過高,醣化血色素11.6%,診斷為第2型糖尿病。 -
6旬老翁雙腳疼痛掛急診! 被診斷罹患糖尿病、肝膿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86一名67歲老翁近日因雙腳疼痛到醫院掛急診,卻在檢查後發現該男子罹患糖尿病、肝臟有兩顆肝膿瘍。 -
金融業男子腹痛發現15公分肝腫瘤 免疫組合治療助存活
癌症新知 / 肝癌10687有1名50多歲從事金融業的男性,本身為B肝病患,因肚子脹痛不舒服就醫,超音波發現15公分肝腫瘤無法開刀,因無肝硬化且肝功能正常,醫師建議使用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3個月後,因腫瘤壞死縮小得以開刀切除,術後2至3個月持續追蹤,所幸目前肝臟無腫瘤也無併發症,恢復原先正常生活。 -
急性B型肝炎表現多樣 慢性B型肝炎無感嚴重恐釀肝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49陳女士是1位高階經理人,因為體檢發現有B型肝炎帶原,所以在門診追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暨消化系中心主任戴嘉言教授回憶,有段時間因為工作較忙碌,就疏於檢查,經過兩年才回到門診時,慢性B型肝炎已經併發肝癌,而且因為肝臟腫瘤比較大,治療成效有限,如今已不在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