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鼠蹊部
-
夏季皮膚搔癢難耐 中醫對付溼疹內外兼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258隨著全球暖化,台灣在5月也飆出38度的高溫,走在路上一下子就汗流浹背,幾乎讓人不敢出門。日頭赤炎炎,也是皮膚病的好發季節,溼、悶、熱誘發溼疹找上門!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因為溼疹而求診的病患,夏天人數是最多的,主要是因為氣候溼熱、容易出汗,而溼疹的好發部位,大部分是手腳,脖子前後、腹部、大腿或是鼠蹊部。 -
淋巴癌捉摸不定 任何年齡發生都應積極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15475歲的周奶奶持續咳嗽好幾個月,有時還會喘,在診所診斷為感冒,服藥後症狀仍未緩解,於是就診於台北慈濟醫院。診察時,醫師摸到奶奶的脖子有腫塊,做穿刺檢查發現異常,胸部X光也看到奶奶的肺有很多顆腫瘤,隨即住院做內視鏡切片檢查,確診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血液腫瘤科高偉堯主任為奶奶做化學治療,歷經6次完整療程 -
突然嘴歪眼斜疑似中風症狀 快打119急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0750多歲蔡先生為一家公司負責人,工作忙碌,常常要應酬飯局、沒時間運動,所以體型肥胖,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且服藥也不規律。日前他與公司同事討論業務時,突然全身癱軟、不支倒地,送醫確診為阻塞型腦中風。 -
高齡患者「心」選擇 膠囊式心律調節器來救命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190黃群耀主任表示,與傳統永久性心律調節器相比,新型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具有恢復期快、癒後限制少等優點,提供年紀較大患者更好的生活品質。 -
心房顫動治療新方式 成大盼嘉惠南部民眾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195傳統上治療心房顫動以藥物為主,但抗心律不整藥物可能有副作用,甚至會影響甲狀腺、肝功能,或造成肺部纖維化。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儒逸指出,最近幾年因導管治療的技術日益成熟,使用冷凍氣球消融,或3D立體定位電燒,已成為世界治療心房顫動的主流。
-
頸部淋巴結腫大且體重下降 當心罹患淋巴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958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許雅婷醫師解釋,淋巴癌為淋巴細胞異常增生形成的惡性腫瘤,目前尚無法確定致病原因,但有研究顯示,暴露在有機化學物質及放射線中,或被某些細菌(如幽門桿菌)和病毒感染(如C型肝炎、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皆有較高罹癌風險。
-
洗腎廔管感染破裂 七旬老翁險喪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864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宋鎮宇表示,須裝置洗腎廔管的患者,包括腎衰竭、慢性腎衰竭或是急性腎衰竭,需要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腎)者。洗腎廔管對於洗腎病友來說等同於維繫生命的重要關鍵,若疏忽了洗腎廔管的衛生及保養,可能引發嚴重的廔管感染或破裂危機,洗腎廔管通路的功能會影響透析的品質及效果,所以必須維護它的安全與衛生。 -
夜跑也要防中暑! 炎夏高溫補水不可少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248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台北市今年5月及6月溫度屢創新高,三軍總醫院今年入夏5月6日收治第一位中暑病人,日期比往年提早,至目前為止已收治5位中暑病人,數目比往年同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