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溫烹調
-
代謝症候群患者 大腸瘜肉風險高
癌症新知 / 腸癌3851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陳柏潤醫師表示,代謝症候群是不分年齡層,發生大腸腺瘤(瘜肉)的重要危險因子,其中以高三酸甘油酯症為最顯著的影響因素。台大醫院的研究也曾指出,40至49歲,抽菸並有代謝症候群的男性,發生大腸腺瘤的機率較高。 -
食安危機如何自保? 顏宗海醫師傳授「眉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72 -
鐵板料理恐致癌? 專家:焦黑食物別入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69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公布「都會民眾飲食習慣與外食偏好大調查」,共有502名、校園周圍16歲以上的學生與上班族受試者。結果發現,半數學生、上班族早餐以外食解決,其中以早餐店居多。 -
別再錯怪脂肪! 高脂低碳飲食才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576主張高脂低碳飲食的阿金飲食法曾受到抨擊,但在2,000年代初,幾位研究者如魏斯曼、弗列克和菲尼等人,透過數十個臨床試驗證實,其效果不但不會傷害心血管健康,反而能降低心臟疾病與糖尿病風險。其中一個較特別的試驗,牽涉到146名高血壓男性患者,他們採取阿金飲食將近1年,結果顯示,試驗組的血壓較另一組低脂飲食者(有服用控制血壓藥物)明顯下降。 -
加工肉品無毒烹調 譚敦慈教你食安把關自己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08譚敦慈指出,健康的飲食無非就是挑選當季盛產的天然食材,簡單烹煮並均衡飲食,至於加工食品則盡量少吃,如香腸、培根、火腿、臘肉等食物在製作過程中為了防止細菌滋長,會添加亞硝酸鹽,吃進肚裡可能在人體內產生致癌物亞硝胺。不過,偶爾想滿足口腹之慾時,透過正確挑選、烹煮、食物搭配及控制攝取量等,就有助於降低亞硝胺的產生。 -
洋芋片含丙烯醯胺致癌物 食藥署訂定指標監控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288食藥署公布「食品中丙烯醯胺指標值參考指引」,針對薯條、洋芋片、麵包、黑糖、油條等14類食品,訂出丙烯醯胺指標值,各類食品殘留最多只能含1000ppb(十億分之一),最低50ppb。 -
黑心豬油讓人憂 水煮自製豬油正夯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47民眾常以為豬油、牛油、雞油、奶油等動物性油脂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不敢多吃。開業醫師鄧雲立表示,事實上,最壞的油是部分目前市售植物性油,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穩定性不佳易氧化,一旦烹調方法錯誤,容易產生有毒物質。 -
非知不可》用錯油 壞脂肪阻塞血管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342不過,專家表示,雖然這些被指稱為假油的調和油,主要成分是植物油,還是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若是能夠避免高溫烹調,基本上,是屬於對於心血管的負擔較低的脂肪種類;然而豬油則屬含有比較多的飽和脂肪,若是食用太多,容易讓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導致血管內壁增厚、血管彈性降低,同時也使得血壓上升,並增加了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