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危險族群
-
胃悶治療未改善肚子竟越來越大 原來卵巢藏24公分腫瘤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627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指出,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之一,要注意的是早期的卵巢癌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一旦症狀發生大多已發展至晚期,而且可能有轉移的狀況。可能出現的症狀有:腹脹、噁心、嘔吐、脹氣、腹痛、感覺消化不良,也因多數症狀容易誤導認為是腸胃疾病,而找不出正確病因耽誤治療時機。 -
肺癌為10大癌症死亡率第1名 肺癌中「癌王」非它莫屬
癌症新知 / 肺癌3003彰化1名57歲的陳先生從事庭園造景工作,菸齡30年,菸癮最大時1天可以抽到3包菸,起初有喘不停、完全沒有聲音的症狀。於別家醫院接受氣喘治療2年多,都沒有太大的改善,沒想到卻意外被宣判小細胞肺癌末期,左上肺的腫瘤合併多處淋巴腺轉移,僅剩4個月的生命。 -
趴著按摩誘發急性青光眼險失明 4大高危險族群要當心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56全球有8千萬青光眼病患,成為失明的第2大主因。青光眼為進行性,不可逆的疾病,很多人就診時,視神經已經萎縮、受損。 -
視網膜剝離比想像中常見 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揪病灶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153朱智盟表示,一般人能看得見影像和色彩是因光線通過水晶體後,聚焦在視網膜上,感光細胞接收到光線後,再由神經傳導到大腦以產生影像。正常情況下,視網膜感光細胞與它的色素上皮緊密接合,包住眼睛的玻璃液體;但當視網膜產生裂孔,玻璃液體就會沿著裂孔滲入兩層之間,造成感光細胞無法接收到營養來源而漸漸失去功能,此時如果不及時手術治療,將玻璃的視網膜貼回原位,感光細胞就會死亡而導致失明。 -
天冷猝死案件激增 醫師示警:3類高危險族群特別注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4這一波寒流真的很有感,全台宛如急凍島,各地疑似天冷猝死案件激增,這一兩天全國至少74人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最年輕者僅38歲。醫師提醒,務必注意保暖,一旦出現胸悶、心悸、冒冷汗、噁心、想吐,需儘速就醫。 -
半夜想上廁所好困擾 賀爾蒙分泌不足恐為「夜尿」主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00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醫師指出,「夜尿症」是很易被忽略的疾病,依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定義,若尿意強烈,中斷原來的睡眠醒來,如此情形1晚至少2次以上就可判定為夜尿。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成人夜尿症盛行率達40%,且年齡越長盛行率越高,其中近9成屬於「夜間多尿」的範疇,意即台灣目前恐至少超過450萬人飽受夜間多尿困擾而不自知。 -
1次揪出肺癌突變基因! 次世代基因定序提升肺癌預後
癌症新知 / 肺癌3023今日肺癌治療已邁入精準治療世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為了傳遞「肺癌治療的多元性」與「次世代基因定序的重要性」,特別與台灣諾華合作,舉辦罕見肺癌展覽,期盼透過活潑的插圖與動畫,提升民眾病識感,避免患者確診肺癌後消極面對,更期盼能帶給患者治療動力! -
Omicron大軍壓境!打第3劑有效嗎? 張金堅解析疫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839世界衛生組織警告,Omicron的肆虐蔓延恐導致更新、更危險的變異株產生。究竟Omicron是什麼樣的病毒?感染後,會有哪些症狀?各國疫情如何?打第3劑疫苗有效嗎?防疫策略需要調整嗎?都是眾所關心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