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體重過重
-
慢性疾病自我檢測!國健署推出1平台 簡單5步驟護健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79慢性疾病占我國十大死因一半以上,其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等更是長年榜上有名。依據國民健康署11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成人健康檢查服務的民眾,近4成血壓異常、近3成血脂異常、近2成血糖異常,更有近5成民眾腰圍過粗,而三高等慢性疾病發生的危機,就隱藏在這些健康檢查的紅字中! -
10大健檢異常率排名出爐! 醫提醒:出現紅字切勿輕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341年之計在於春,不少人喜歡在年初規劃新年計劃,為自己安排1套完整的健康檢查也常是必然的選項。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健檢項目,到底該如何選擇最適合的?鑑古知今,聯安診所家庭醫學科暨職業醫學科主任王森德醫師分析2023年聯安健檢大資料庫「10大健康異常檢項」,做為民眾在2024年安排健康檢查時的參考依據。此外,王森德也提醒,看到健康檢查紅字不要慌張,但也不要輕忽,定期健康檢查及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才是改善健康的長遠之策。 -
肝癌前哨戰!每3人就有1人 醫:必懂「代謝性脂肪肝」
癌症新知 / 肝癌16225高齡90歲的王爺爺(化名)與60歲的林小姐(化名)都是一發現就確診肝癌晚期的患者,兩位病人的主治醫師,都是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張德生主任,他指出王爺爺和林小姐都有共通的疾病,那就是「脂肪肝、糖尿病」! -
國際婦女節關心女性健康 克服尿失禁無創注射找回幸福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694今天是38國際婦女節,女性朋友們平日忙於工作與家庭,別忘了關心自身健康!根據統計,國人54歲以上女性尿失禁的盛行率為23.4%,約每4位婦女中,就有1位受尿失禁困擾,65歲以上女性更是高達3分之1。探究尿失禁成因,多與器官退化、生產傷害和更年期後荷爾蒙改變相關,遺傳和個人體質也是成因之一。過去採取傳統懸吊手術恢復期長且有術後併發症之虞,如今有新式無創「長效型尿道注射填充術」為改善婦女漏尿困擾,提供1項新的治療選擇。 -
上班族長期久坐埋下健康隱憂! 簡單3招擺脫活動不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932020年世衛組織(WHO)「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指出,久坐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有關,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應該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是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 ,並提出「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與「1次完成」同樣有助於健康,例如:1天運動30分鐘,可以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即使不能達到建議活動量,少量的身體活動依然好過於不活動。 -
別老盯手機!低頭族烏龜頸上身 還衍生出現胃食道逆流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27上交叉症候群會讓胃食道逆流反覆發作?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解釋,此疾病不僅影響外觀,還時常造成肩頸痠痛,甚至患者會因為緊繃的肌肉壓迫胸腔、腹腔,導致伴隨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及便秘的情形。 -
消除1部位脂肪竟能防大腸癌 每週做這運動3分鐘就有效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045腹部脂肪向來就是醫界認為可能致癌及心血管疾病的殺手,刊登在《癌症預防研究期刊》的研究顯示,將老鼠分成3組,第1組和第2組任由老鼠大吃大喝,2組老鼠都變得很肥胖,其中第2組利用手術去除腹部脂肪,而第3組則限制熱量,透過節食減少腹部脂肪。 -
6旬婦退化性關節炎手術後還是痛! 增生療法有助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57當關節發生疼痛、腫脹、僵硬或變形等症狀,恐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前兆,這時患者該如何面對?高銘骨外科診所林順智院長表示,在臨床上治療關節炎首先會以藥物、復健治療並搭配生活習慣改善,一般治療3至6個月後多數病況能獲得控制。除非症狀較嚴重才會採取手術,但術後有些患者恐因韌帶發炎受損飽受疼痛折磨,屆時還是需藥物、增生療法輔助,緩解病症造成的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