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飲食控制
-
膽固醇大哉問!專家完整解答 關於症狀、治療1次搞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54身體血液中的脂肪統稱為「血脂」(plasma lipids),其成份包括中性脂肪、磷脂質、膽固醇、游離脂肪酸等。台灣18歲以上的成年人,約每4人就有1人面臨高血脂問題。除了及早診斷病人,醫師也會搭配不同機轉的藥物進行治療,幫助患者控制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
糖尿病「鉻」種飲食穩控血糖! 苦瓜、肉桂同為好選擇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15據統計,全台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30萬人,是國人最常見的代謝異常疾病,糖尿病的成因大多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有關,飲食西化及肥胖更是助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高糖、高油及重鹹的飲食,都會增加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不平衡。由此可見,對健康成人而言,日常飲食內容與血糖是否穩定息息相關。不少科學文獻指出,在各項天然食物中蘊含幫助血糖調節的潛力,包括易取得的苦瓜、肉桂以及微量礦物質元素鉻,各別具有幫助血糖穩定的活性成份。藥師林東慶提醒,有血糖控制問題的人,應多攝取健康有益的天然食物。 -
心跳1度停止30分鐘 低溫治療與救護人員接力成功搶救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18061歲陳先生有高血壓卻未規律服藥,今年8月在家時突然昏倒,妻子一看已無呼吸心跳,致電119並透過電話指示替先生施行CPR,救護人員抵達後進行急救,並藉由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與新北市消防局合作的心梗生命聯防直送部北通訊群組,傳送救護車上執行的心電圖請心臟科醫師判斷,安排後續救治,經由EMT、急診、心血管、加護病房團隊以接力的方式搶救生命,如今陳先生已能正常飲食、清楚溝通、行走自如,持續進行肌力訓練也順利返回職場。 -
高血壓最新標準! 醫曝:防治從「治療」趨向「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44高血壓的危險族群注意!台灣高血壓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在2022年5月,將高血壓的標準從140/90mmHg下修至130/80mmHg,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預估可降低約26%至3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衛福部國健署有針對40歲以上民眾進行公費的成人健康檢查,其中就有包含血壓及慢性代謝疾病的檢查,每3年可免費檢查1次,根據檢查結果找出疾病或代謝問題,建議民眾不妨多加利用。 -
吃出來的慢性病!醫師提醒第2型糖尿病患者 注意飲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168我國糖尿病患者中,第2型糖尿病佔了9成,大部分罹病原因均與飲食有關。第2型糖尿病主要致病原因為攝取過多的熱量,且運動消耗又太少,導致肥胖。長期下來,體內胰島素代謝異常,無法有效的將葡萄糖帶入細胞,以致大量的葡萄糖存在血液中,使血糖超出正常值。代謝不了的糖份跟尿液排出,於是形成了糖尿病。 -
皮膚癢問題出在哪? 體內溼氣重累積毒素無法排出惹禍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32秋冬天氣溼冷,溼氣過重的情況下,室內可能潮溼到牆壁與地板都出現水珠,導致家具或衣物發霉;不僅如此,體內也因外在環境的溼氣,讓皮膚出現紅疹、汗皰疹。秋冬皮膚問題多,中醫師表示,可透過中醫調理皮膚症狀,患者本身也應掌握正確觀念,積極治療,才能避免皮膚病反覆發作。 -
代謝症候群警訊在胰臟!內臟脂肪堆積 慢性病風險倍增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65隨著現代人越來越有健康意識,深知內臟脂肪會產生許多健康問題,因此特別注意「脂肪肝」,但其實「脂肪胰」也是不能輕忽的一塊,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表示,脂肪胰是近幾年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與代謝症候群有高度相關性,民眾一旦有脂肪胰未來產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隨之上升。 -
減重術後食量變少容易餓? 縮胃曠腸增飽足感拒絕復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268對肥胖者而言,減重不是件容易的事。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減重手術也愈來愈精進,術後會因為胃部局部切除、胃容量減少而感到胃脹、緊繃等不適感,3至5天就會逐漸適應,至於曠腸部分幾乎沒感覺。不過減重手術只是減重過程的一環,術後仍需搭配飲食控制、適度運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