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風險評估
-
BF.7將成新主流病毒株? 羅一鈞:全球還有其他變異株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5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4)日記者會上說明,現在全球有其他零星病毒株,哪一種會成為新主流,仍需觀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英國10月初公布的監測與風險評估,英國與歐洲當地關注的為BQ、BA.2.27與BF.7,依照各變異株的分布,BQ變異株佔比有18%、BA.2.75為5%、BF.7則是7%,各病毒株的佔比為5到20%,且以BQ變異株為最大宗;另方面新加坡以BF.7為流行株。將來的主流株會有明顯變化,需觀察各區域的消長,是作為風險評估的參考。 -
10大死因半數慢性病! 國健署教你用健檢報告自我評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03依據衛生福利部11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超過一半以上的死因與慢性疾病有關。為了及早預防慢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發展出1套適用國人的「慢性疾病風險評估」模型,只需輸入健康檢查報告上的數據,3個步驟就能預測未來10年內罹患5種主要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 -
長者走路變慢、記憶下降 研究:可能是罹患失智症前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94如果您是1名年長者,步行到你家信箱的時間比以前更長,那麼可能需要請您的醫師檢查一下你的思維能力。最近有個約17000名65歲以上的成年人的研究發現,那些每年走路慢約5%或更多,再加上記憶力下降的人,最有可能罹患失智症,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期刊 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 -
越來越多老年人選擇膝關節置換手術 但這些情況恐不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95根據1項研究提到,80歲以上患有膝關節疼痛的人群中越來越多,因此做過膝關節置換手術的人也越來越普遍,但手術對他們來說,並不會像以往認知的危險該研究針對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的老年人,人數有的超過170萬人,而研究對象最年長的膝關節置換患者是高齡96歲的老人。 -
陳時中4小時解除健康監測 指揮中心重申:無「雙標」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68因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與總統蔡英文開會,而蔡英文因為與確診者共餐,目前正在居家隔離,創下我國最高元首居家隔離的案例。 -
網傳「怕被隔離拒掃實聯制」 陳時中再三重申匡列原則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80早在1月底,網路上「被隔離需要自費高達4萬元,失去收入來源更可能解隔以後也失業了。」等相關傳言盛囂塵上,甚至不少年輕人改手寫,意圖規避匡列;指揮中心重申隔離原則。 -
萊豬公投在反對什麼? 消基會指出疑慮盼政府多加正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21政府宣布開放添加萊克多巴胺(下稱萊劑)飼養的美國豬肉產品進口台灣,並同步修訂「動物用藥殘留標準」等法規,公告施行進口豬肉萊劑合法殘留量等9項行政命令,自此打破長期以來禁止輸入台灣豬肉產品使用萊劑的國內禁令,並同時要求爾後於國內銷售的所有豬肉產品及供應豬肉製品的所有商店及業者,均應標示「產地來源」標示,而拒絕採取「萊劑標示」的風險管理配套。 -
與疫共存免疫力關鍵在肌肉!肌肉流失恐增加染疫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35為了調查疫情下國人肌少症風險現況,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與亞培台灣合作,解密台灣肌少症風險與營養現況。該結果顯示,逾4成6研究對象有肌少症風險,可見國人籠罩於肌少症風險當中,且隨著年紀增長,風險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