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顯微鏡
-
右大腿麻痛延伸至小腿長達2個月 腰椎椎間盤突出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50新竹臺大分院骨科部醫師彭光平表示,椎間盤突出是門診中常見的疾病,此疾病常發生在30至50歲間,且男性多於女性,造成原因可能為長期姿勢不良,造成椎間盤纖維環破裂,使其中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所致。此外,造成坐骨神經疼痛,並不是只限於物理性壓迫,同時也會因椎間盤發炎,釋放發炎物質,導致神經敏感疼痛,症狀有急性下背痛,病人常需側彎腰才能減輕疼痛感,也會有放射性疼痛,疼痛位置可能從屁股痛到腳底,將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 -
出現「視野死角」恐得白內障? 眼科醫師揭治療新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49隨著年紀增加,白內障的發生率也逐步上升,大約50至60歲是白內障的好發年齡,根據國際統計,白內障是世界上導致眼盲的主要疾患。羅東博愛醫院眼科醫師黃培維表示,眼睛中的水晶體,年輕的時候,是清澈且可以變寬、變窄、調節焦距,幫助我們看遠、看近都清晰,但隨著年紀,水晶體變混濁、變硬,甚至會將射進眼睛的光線散開,導致老花、看不清楚、眩光或怕光的症狀,雖然病程進展緩慢,但都是水晶體逐漸老化的特徵。 -
無尾巴精蟲成功受孕 北榮培育全台首對「圓精雙胞胎」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25842歲鐘先生婚後努力做人,拼了2年仍無好消息只好求醫,經顯微鏡檢查發現,精蟲異常,都是尚未長出尾巴的「圓精細胞」。在台北榮總生殖醫學中心協助下,取精3次、妻子取卵2次,終於成功受孕,並在去年5月誕下全台首對「圓精雙胞胎」。 -
打破傳統植牙迷思! 專家解析植牙新趨勢造福缺牙患者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277高永昇醫師說明,立即植牙則是在拔牙及清除發炎組織後,即刻植入人工牙根,並且裝上臨時假牙,上述方式的傷口都比傳統人工植牙更小,大幅縮短植牙的療程時間,有效降低疼痛感。 -
病理科如何運用AI科技? 成功訓練AI揪病兆促數位轉型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2435雲象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葉肇元指出,以病理科為例,使用顯微鏡判斷腫瘤是惡性還良性已長達150年歷史,許多科別都漸漸轉型,但AI運用在病理科因無法達到輔助效果,數位轉型上有很大的波折。 -
健步如飛阿嬤突不能走非中風! 竟是頸椎血塊壓迫造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60高齡74歲的「阿琴嬤」,平時身體健康硬朗,但最近時常感到肩頸痠痛,因此常去按摩針炙。某天早晨起床時忽然右腳無力、嚴重步態不穩無法行走,於是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緊急送到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就醫。阿琴嬤到院時已嚴重到解小便困難,必須放置導尿管。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頸椎磁振造影,確診為頸椎硬腦膜外病灶壓迫脊髓神經所造成。 -
台灣之星攜手威捷生物醫學 靠5G、AI朝精準醫療邁進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961台灣之星在16日宣佈智慧醫療領域再添新夥伴,攜手長期致力推動肺結核偵測與篩檢、專業醫學顯微影像辨識與疾病偵測研發專家的「威捷生物醫學」共同合作、布局。 -
300例LVA里程碑 高雄長庚獲認淋巴疾病手術卓越中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70楊家森指出,淋巴水腫病人建議應及早接受手術,以避免產生蜂窩性組織炎等併發症。微創的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是目前治療淋巴水腫有效的術式,顯微重建外科醫師需使用高倍顯微鏡,將患肢的淋巴管分離出來後,與鄰近的小靜脈做吻合,重新建立淋巴液回流的替代道路,讓滯留肢體造成腫脹的淋巴液由此通道回流至靜脈系統,以改善肢體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