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顫抖
-
糖尿病患長途駕駛 恐引發低血糖影響行車安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4糖尿病駕駛於行車途中最常發生的情況,多因沒有按時進餐而導致的低血糖。國外文獻統計,有50%以上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藥物 ,但其中約19%的服用者曾出現低血糖現象。 -
突發癲癇倒地 女高中生罹罕見腦動靜脈畸形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150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楊道杰醫師說明,郭同學是在出考場不久,突然劇烈頭痛不支倒地,隨後被救護車送往附近醫院急診室。醫師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與血管攝影,發現是右邊的腦動靜脈畸形,需要進行開刀手術。 -
腦動脈瘤破裂中風 24歲女子險喪命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876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楊道杰醫師指出,動脈瘤的成因通常是因為血管內皮中層萎縮,慢慢形成缺陷,鼓起時像顆氣球容易破裂,大部分發生50、60歲,死亡率相當高。陳小姐才24歲便出現動脈瘤破裂,屬於罕見的病歷,醫師推測跟遺傳有關,可能罹患血管結締組織的先天基因缺陷疾病,以致造成血管壁變薄、破裂。 -
每週吃兩次青椒、茄子 可預防帕金森氏症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301帕金森氏症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確,推測和大腦底部基底核以及黑質腦細胞快速退化,無法製造足夠的神經引導物質多巴胺和膽鹼作用增強有關係;因為腦內需要多巴胺來指揮肌肉的活動,所以,若是缺乏足夠的多巴胺,就會產生各種活動的障礙。 -
帕金森氏症治癒 LRRK2基因是關鍵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44帕金森氏症的發病原因目前醫學上仍然不是很清楚。但在病理上,帕金森氏症是因為中腦的黑質神經細胞比一般人退化得快,以致於無法分泌多巴胺;缺少了多巴胺就會使大腦下達的指令無法有效傳達,就會造成帕金森氏症患者想要跨步出去,卻猶豫很久這樣的行為。 -
2012國際身心障礙者日 漸凍人以畫療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67漸凍人症為運動神經元疾病,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約每10萬人中就有2個人可能患病,估計全台約有600多位患者。忠孝醫院黃碧桃院長指出,這種疾病殘酷之處,在於病程變化快,且不可逆,3到5年之間會從手或腳,甚至口開始退化萎縮,漸漸不能動、不能吃、不能言,退化到全身癱瘓,呼吸困難,臥病在床,只剩大腦意識清醒,眼球可以轉動,使許多患者心理陷入困境。 -
嗅覺異常便秘腹脹 恐為帕金森氏症前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94目前醫界診斷帕金森氏症,主要以患者是否有動作緩慢、舉止不靈活、四肢僵硬、手腳顫抖、步態遲鈍、姿勢佝僂等表徵為依據。陸清松醫師進一步說明,但帕金森氏症屬進行性的退化疾病,在這些「動作症狀」出現前,往往已經有「非動作症狀」,包括嗅覺喪失或異常、夢魘、夢遊、情緒憂鬱、體溫調節失衡、莫名腹脹、強烈便秘、肢體不寧症、夜間抽動症等情形。 -
躁鬱症勿擅自停藥 當心加重病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590梁蕙文表示,所謂「躁鬱症」是指病患週期性出現情緒過度高昂急躁的躁症,以及情緒過度低落、鬱悶的憂鬱症,是一種「雙極型疾患」。一般躁期第一次發病的平均年齡為21歲,超過80%的躁鬱症病人,一生中會有超過4次發病期,但兩次發病期之間,情緒與常人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