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非小細胞肺癌
-
放射治療合併免疫治療 雙效打擊癌細胞
癌症新知 / 肺癌3649胸悶、胸痛,謝先生到醫院就診時,意外發現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頓時陷入人間慘劇,由於肺葉冒出多顆病灶,且縱膈腔淋巴結轉移,治療相當棘手。經過醫師評估後,擬定局部放射治療合併免疫治療計畫,治療半年後,病灶明顯縮小,病情穩定。 -
免疫治療延長存活率 晚期肺癌患者現生機
癌症新知 / 肺癌4078免疫療法為晚期肺癌患者開啟一線生機,不過,最早的治療準則為生物標記PD-L1表現量必須超過50%,讓不少病友失望,因為連試的機會都沒有。最新臨床實證發現,即使生物標記PD-L1的表現量不高,接受化學治療合併免疫療法,仍可延長存活期。 -
免疫療法12.7億元給付 可望明年6月實施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67多年來,肺癌穩居台灣十大癌症排行榜之首,近年來,每年死於肺癌人數超過一萬,因此,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友將成為明年第一波免疫療法給付對象。 -
肺癌致死率高 冷凍微針提升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肺癌7048國泰綜合醫院胸腔外科顏銘宏醫師表示,早期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中的鱗狀上皮細胞癌為主,此類型肺癌與抽菸關係最為密切,因此以男性、有吸菸習慣的患者居多。近幾年,由於空氣汙染問題加重,肺腺癌已成為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約佔肺癌總人數中的6成,肺腺癌的成因有遺傳、家族病史、空氣汙染、油煙等,其中又以空氣汙染最為嚴重。
-
晚期肺癌標靶治療 副作用差點讓她喘不過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654據統計,癌症數十年來位居我國十大死因之首,而肺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主因為早期肺癌並無明顯症狀,超過七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於晚期肺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鄭企峰指出,傳統化學治療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掉髮、食欲不佳等副作用。 -
晚期肺癌救命療法 三周一針要價7萬元
癌症新知 / 肺癌3661衛福部統計103年死亡資料,在國人十大癌症死亡排行榜,肺癌高居第1名,死亡人數多達9167人,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教授蔡俊明指出,關鍵在於大多數肺癌患者確診時都已經到了晚期,所能使用的抗癌武器並不多。 -
長出黑痣要注意 當心為恐怖黑色素癌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45台北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張義芳表示,台灣每年約新增1000多名黑色素癌,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與黑痣相似,因此,大部分患者確診時都已到了晚期,五年存活率相當低,不到一成。 -
肺癌免疫療法現生機 提高末期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肺癌3386台北榮民總醫院顧問醫師蔡俊明教授表示,肺癌死亡率高居不下的主因在於傳統化療副作用大,標靶藥物又會出現抗藥性,晚期癌友等於無藥可用,免疫療法的出現,確實造福了許多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