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電梯
-
防疫旅館疑群聚3例改判本土 因應解封7千間檢疫所整備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0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4)日改判3例境外移入為本土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包含有1例境外在內,有4人曾經住在同樓層,可能在旅館內被環境感染。 -
年後開工「疫情隨時會發生」 王必勝:落實防疫5要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89在疫情下開工,王必勝認為,也許大家會稍微忐忑點,不過有5項防疫建議可以給企業主與同事們參考。 -
CD34如何協助失智患者? 家有失智長輩的教授這樣做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698國立宜蘭大學生物化學教授林佳靜發現母親罹患巴金森氏症,因此開啟「CD34活性蛋白」之研究之路,並想到「可透過將幹細胞生長因子,透過口服食品來刺激幹細胞增生,以改善病情」。她花了8年做300人的臨床試驗,以證明口服的效果是正面的,雖時間需要3至6個月,但平價與便利性,也能讓更多人接受。近期林佳靜與醫師陳昌平合著《幹細胞營養學》。 -
桃園防疫旅館群聚案 傳染途徑「手套」的可能性比較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59關於桃園防疫旅館的可能傳染途徑,陳時中認為,有一項容易忽略的傳染途徑為「手套」。 -
高雄城中城火海悲歌如何避免? 反省火場逃生5大迷思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831觀察近3個月「火災」的相關話題討論,可發現聲量最高的火場迷思是民眾認為發生火災時「應向上逃生」,然而,有網友對此迷思表示「煙一秒上升的速度,比人往上跑的速度還快,千萬不要往上跑,除非你住地下室」。內政部消防署也特別對此作出回應,表示火災逃生原則為「向下逃生」,只要在樓梯間未見煙霧,就可繼續往下逃生,但若樓梯間出現濃煙,應待在原樓層,並尋找相對安全的避難位置。 -
會展場館鬆綁! 場館每2小時應進行新鮮空氣換氣作業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局長江文若表示,展場會館相關從業人員須進行造冊,應有6成以上已完成施打第1劑以上疫苗、從業人員分流上班計畫,工作人員每天都需量測體溫、做自我健康監測。 -
夏天久待冷氣房肩頸痠痛? 醫師揪「5個冷氣病肇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37坊間有很多「排毒」專家會說,整天吹冷氣不出汗,毒素無法藉由汗水排出,所以才會生 「冷氣病」。其實汗液中絕大部分是水分,以及微量鈉離子等電解質,無法排毒並不是汗水沒流出來,而是體溫沒有熱到出汗,體熱就很難達到一定的溫度,讓血液循環更通暢,而且很容易疲累。 -
失智長輩疫情在家運動不可少 物理治療師示範6組動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85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楊榮真物理治療師說明,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推估,2019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且快速增加中。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於日前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上市,這款藥品雖然能降低腦中的類澱粉蛋白堆積,可能有助減緩認知退化,但不會治癒阿茲海默症,每人每年費用約為5.6萬美元(約台幣155萬元),所費不貲,國內目前也尚未引進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