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阻塞型
-
缺氧忘了呼吸急性心衰竭! 這類高風險族群容易被輕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7065歲男性教授,在前往對岸學術交流時曾因急性心肌梗塞和失償性心臟衰竭經歷失去意識,接受葉克膜體外膜氧合(ECMO)治療,回台之後合併多種藥物治療卻仍有突然性意識喪失、急喘、急性心臟衰竭住院的情況,多次反覆就醫也未能有效改善。 -
睡眠障礙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睡眠呼吸中止檢測揪共病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9591科林睡得美委託工研院進行國人睡眠與失智症風險調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的方式,樣本數量為1466份(男732、女734),抽樣區域涵蓋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並發表全台首份「睡眠與失智白皮書」,希望提升國人對失智症的疾病預防意識,積極降低失智症風險。 -
鼻過敏併發呼吸道阻塞、鼻竇炎、腦缺氧 醫揭治療趨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08為改善患者狀況,許文龍醫師解釋,採用新型的設備及手術RF高頻無線電波手術治療,透過修整鼻內黏膜,凝結黏膜下層組織,進而改善鼻腔容積和鼻腔通氣狀況,與傳統的電燒或雷射治療相比,RF治療不會破壞組織,副作用較小,且效果更持久。 -
睡眠呼吸中止症!打鼾手術沒效 進階上呼吸道重建解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14倘若枕邊人睡著時總是發出如雷的打鼾聲,卻又時常突然安靜下來,再次出聲是急促的呼吸聲,那麼恐怕要當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許多人以為只要手術治療就沒問題,對此,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許文龍表示,臨床上常有患者初次手術後未完全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原因就出在事前檢查評估不夠全面,若分階段治療可能需要進行「進階版上呼吸道重建手術」。 -
3旬OL打呼睡不飽! 上呼吸道重建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44每個人睡覺時或多或少都可能會有打呼的情形發生,像是感冒呼吸道不通暢,太累、喝酒後,或枕頭的高低也會影響到呼吸道的順暢,然而,睡覺經常會打呼的人一躺在床上,往往沒多久就鼾聲大響,自己不自知,枕邊人卻不堪其擾。如果發現打呼過程中有停止呼吸現象,應提高警覺,儘早接受檢查、治療,以防心血管疾病等潛在健康危機引爆。 -
2成5成年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及早接受治療防心臟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67若有長期疲勞、白天嗜睡、淺眠多夢、嚴重打鼾,以及被另一半發現睡覺時呼吸暫停,就要小心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上身,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表示,此疾病好發於男性、中老年、肥胖、酗酒、心血管疾病、下顎短小及服用安眠鎮定劑的病患,且常伴隨有精神不集中、頭痛、口乾、睡著時被嗆到或喘氣、脾氣暴躁不易控制,若為高危險族群,即應儘速就醫接受診治。 -
中風8危險因子中3項要當心 別讓末梢血循障礙成導火線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433中風又可分成阻塞型(缺血型)及出血型,多好發於老年人,桃園藝安復健科診所醫師李翊豪表示,阻塞型病因和血管粥狀硬化導致血液循環差,或高血壓長期不控制演變成血管病變有關;出血型也與高血壓有關,此外若有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腦部或血管疾病,也易引起血管出血造成中風。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因動脈畸形等病變發生中風。 -
胸悶吸不到氣? 醫授4大「胸腔復健」法改善心肺功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21萬芳醫院復建醫學部醫師林硯農表示,患有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型肺部疾病、新冠肺炎後遺症等肺部疾病族群,病人在活動時常容易感到胸悶、吸不到空氣等窒息感,導致活動意願降低,在不知不覺中,縮小活動範圍或選擇靜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