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關節退化
-
關節卡卡是發炎警訊 生長因子治療不必動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張惟皓醫師指出,如果你的膝關節痠痛是偶爾發生、暫時性的,1至2天就好了,那就沒有關係。但如果在沒有外傷或沒有做些運動的狀況下,常會感覺卡卡、痠痛,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 -
邱彥碩醫師開講常見骨科疾病 民眾反應熱烈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5635雙和醫院骨科關節重建科主任邱彥碩醫師,為台灣最早從事微創人工關節的骨科醫師之一,已累積數千例成功的微創膝關節、髖關節、以及脊椎手術的經驗。日前受台北市紅十字會之邀,演講「常見的骨科疾病——微創手術介紹」,向民眾說明骨骼保健之道,介紹常見的骨科疾病,並說明治療方式。當日參與講座的民眾擠滿活動會場,反應相當熱烈,以下是本場講座內容精采節錄。 -
「烏龜頸」影響儀態又傷身 預防治療應趁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022書田診所復健科主任潘筱萍表示,長期姿勢不良,容易造成肌肉無力緊繃,讓「烏龜頸」跟著來;此外,頸關節變形、退化也是部分成因。上述情況都是後天導致,只有極少數是先天異常。潘筱萍補充,隨著年紀增長,會漸漸使上背肌肉無力,且骨質疏鬆、視力不良也與烏龜頸的發生有關。 -
肩頸背痠痛莫大意 長期骨骼軸線不良難醫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03成大醫院骨科部醫師李佳龍表示,有O型腿、X型腿、駝背或肩膀一高一低等情況的人,是屬於外觀上明顯的骨骼軸線變形者,而較輕微的變形則不易看出,也是最常被忽略的問題。他舉例,一般人正常站立時,頸椎彎曲0度、承重約5公斤;低頭使用3C產品時,頸椎輕微彎曲15度,承重增加至11公斤,如低頭幅度達60度,則頸椎承重會加重至27公斤,長時間如此會使得椎間盤退化、神經與關節發炎。 -
敷貼膏藥治坐骨神經痛 八旬老翁不再徹夜難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84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蔡爺爺在大醫院檢查發現,因年長加上長期姿勢不良造成第四、五節腰椎椎間盤突出、椎間孔狹窄、頸部骨刺。就診時伴有耳鳴、頭暈、胃潰瘍,平均3至4天才排便一次等症狀。 -
過期玻尿酸注射關節 醫療風險令人擔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237為防止逾期或退貨不良醫療器材,遭竄改標籤重新流入市面,危害民眾健康,食品藥物管理署於於9至10月間,會同由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台南市及高雄市等6縣市政府衛生局,針對醫療器材關節腔內注射劑標籤有無竄改進行稽查。 -
做好體重控制 不讓關節炎找上你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368研究作者Alexandra Gersing表示,根據統計,60歲以上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有程度不等的膝關節炎困擾,嚴重的話,可能要換成人工關節。膝關節中的軟骨一旦被磨損殆盡,就成了不可逆的疾病,只有換關節一途可以解決,然而,肥胖卻是造成軟骨退化的一大因素。 -
中老年少爬山爬樓梯 降低關節磨損風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81雙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翁佩韋提醒中老年人,盡量少爬山、爬樓梯以及做負重運動,以減少關節磨損,平常可以多走路,最好一天走路運動一小時,讓關節儘管活動,減少退化及痠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