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關節痛
-
國內肺炎疫情雖已趨緩 防疫人員對登革熱仍不敢大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66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高齡急診科主任黃建程表示,登革熱又稱為「天狗熱」,如果被帶有登革熱病毒的病媒蚊(埃及或白線斑蚊)叮咬,就可能被傳染。典型登革熱潛伏期約為3至14天,通常4至7天開始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全身無力、後眼窩痛、噁心、食慾不振、出疹與關節痛等症狀,一旦出現嗜睡、躁動不安、持續嘔吐、黏膜出血,即為重症跡象,如疏於治療就可能致死。 -
耳鼻喉科醫師創意改良面罩 疫情當前醫病皆保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130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了保護醫療人員的健康安全,發配面罩供醫師使用,以阻隔飛沫傳播,但發配的面罩配戴時卻會與耳鼻喉科醫師使用的頭鏡衝突,就有資深醫師創意發想巧手改造,讓看診過程中醫病雙方皆安心,並將作法熱心分享給其他醫療人員。 -
非法移工趴趴走軌跡 上網1秒比對武漢肺炎接觸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06在「武漢肺炎歷史軌跡比對」中,首先可以看到台灣第32例患者(非法移工)確診行蹤,按照網頁教學,先到「Google Maps時間軸」,如果手機保持定位記錄功能,就能從Google下載記錄檔,再按照步驟上傳到網站比對,就能直接顯示自己有沒有與第32例患者,可能在同時間與同地點接觸過。 -
接種HPV疫苗身體天天痛 政府未表明風險受質疑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783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提到,Bella是台灣第1個痛痛女孩,媒體披露後陸續收到5名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小女生個案,身體疼痛情形大同小異,但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均被以「與疫苗無關」駁回。 -
出國備藥這幾款 安心旅遊保健康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180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張文靜說明,登革熱症狀為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或出疹等;阿米巴性痢疾症狀是糞便中帶黏液及血絲、腹痛、間歇性下痢、噁心、嘔吐及發燒等;而麻疹會發高燒、鼻炎、結膜炎、咳嗽,以及在發燒3至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桿菌性痢疾則有腹瀉(每天8至10次以上)、發燒、噁心,或有毒血症、嘔吐、腹痛等症狀。 -
中醫針灸輔助 減輕乳癌患者化療副作
癌症新知 / 乳癌4023根據統計,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發生高峰在45至69歲之間,每天約有31位婦女確診乳癌、6位因此失去寶貴性命,男性發病率約為女性1%。常見症狀為乳房出現不痛、硬且粗糙、不可移動、分界不明顯之腫塊;乳頭凹陷且有不正常分泌物;乳房皮膚粗糙;腋下淋巴結腫大等;在心理層面,可能會因面臨健康及生命威脅、或因切除乳房而產生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 -
北市確診首例登革熱 疾管署呼籲清潔環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62疾管署指出,患者平時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場所為主(均在台北市大安區),惟可能被感染期間曾分別於8月2日及3日至台南市東區、安南區、中西區及北區,以及高雄市興達港,10日至基隆廟口夜市及11日至新北市九份等地,機關將進一步調查及進行病毒基因定序以釐清感染源。因應台北市出現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進行風險評估、病媒蚊密度調查及戶外化學防治等工作。 -
紅斑性狼瘡治療遇瓶頸 血漿置換現生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30陳政宏主任解釋,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是1種自體免疫細胞自我攻擊全身各器官組織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台灣至少有1萬人以上受此困擾,每年新增病例約為400人到1,600人,其中又以15至45歲的女性為好發族群,比例高達90%。紅斑性狼瘡的病情多變,有時發病狀況又猛又急。醫療團隊除了不斷解決出血問題,並運用免疫製劑如類固醇來抑制,更須趕緊控制巨細胞病毒血症的感染問題。然而免疫製劑會讓病人抵抗力下降,進而減低對巨細胞病毒血症的治療效果,所以很難下重藥治療,形成免疫治療上的瓶頸,面臨無藥物治療空間的棘手狀況下,只能不斷利用血漿置換來救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