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長短腳
-
健保罕病用藥 幫助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女童勇敢跨出步伐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8251歲剛要學走路時,媽媽發現小瑜的步態和其他的孩子不同,懷疑是否有長短腳,就醫後於2歲確診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第三型」,從此每週靠著復健運動來抵抗不斷惡化的肌肉無力。 -
做了脊椎手術卻更痛 原因竟是醫師誤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173台灣脊椎微創學會理事長王超然表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在下背痛原因中,骶髂關節異常占一成五至三成,至於台灣髂關節炎的盛行率約一成,比率並不低。 -
她長短腳遭歧視 主動要求寶貝做髖關節篩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80在台灣,每年有約300名新生兒患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幸運者也許會自動復原,但可惜的是大多數的寶寶可能因為家長的照顧方式不對,或是延遲發現,導致長短腿、跛行,甚至可能年紀輕輕就需置換人工髖關節、終身受退化性關節炎等長期病痛所苦。
-
機器人女孩重生 走路關節不再卡卡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31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指出,姵瑩第一次走進診間時,真的像是電影中的機器人,寸步難行,經過積極治療,現在已跟常人無異,成為大學新鮮人。 -
肩頸背痠痛莫大意 長期骨骼軸線不良難醫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03成大醫院骨科部醫師李佳龍表示,有O型腿、X型腿、駝背或肩膀一高一低等情況的人,是屬於外觀上明顯的骨骼軸線變形者,而較輕微的變形則不易看出,也是最常被忽略的問題。他舉例,一般人正常站立時,頸椎彎曲0度、承重約5公斤;低頭使用3C產品時,頸椎輕微彎曲15度,承重增加至11公斤,如低頭幅度達60度,則頸椎承重會加重至27公斤,長時間如此會使得椎間盤退化、神經與關節發炎。 -
28歲男接受斷肢再接植手術 成功恢復行走能力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488成大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曜洲表示,斷肢再接植手術是整形外科醫師最大的挑戰之一,因手術困難風險高,若患者於創傷後的生命徵象不穩定,並不建議冒然進行這樣的手術。 -
國中生竟得關節炎 手指腫如甜不辣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43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楊曜旭解釋,關節炎非老人家的專利,青少年與兒童所罹患的「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疾病成因不明,可能是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細胞發炎攻擊關節。
-
牙齒咬合不正 小心下巴歪斜變形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06微笑美學牙醫診所院長林克承醫師指出,即使牙齒咬合輕微不正,仍容易引發顳顎關節症候群,如有夜間磨牙習慣,危害更是立即,必須立刻接受治療。傳統使用活動型咬合板,降低夜間磨牙的損害,但白天使用並不方便。如今可利用先進的人工琺瑯質及免磨牙貼片,為個人量身訂做出固定式的24小時咬合版,治療更為便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