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重度憂鬱
-
升學之路壓力大 重考生好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18在日本,同樣情況的學生稱之為「浪人學生」。據日本《精神病學與臨床神經科學期刊》研究指出,有57.9%的浪人學生呈憂鬱狀態,其中有19.8%的學生為重度憂鬱。較憂鬱者,抱怨身體不適(例如:頭痛、胃痛、腹痛)的比例也較高,且「無人可談論心中的擔憂」與「家長不同意其首選的學校和科系」,是憂鬱和重度憂鬱的危險因子。 -
照顧癌末母身心煎熬 焦慮失眠憂鬱症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0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施佳佐醫師表示,個案治療期間同時施予藥物及心理治療,症狀緩解可維持上班,但因後期母親病情加重,醫護人員建議採取安寧緩和治療及考慮轉往安寧病房,但個案及家人均無法面對母親可能死亡而一直延遲決定,使得母親不僅面對身體病痛折磨,還需面臨處理家人多頭情緒的困境。 -
癌友齊學日本舞踊 擺脫憂鬱困擾
癌症新知 / 乳癌2171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秘書長林葳婕表示,目前國內針對乳癌治療,在防治篩檢到治療等已有長足進步,但對病人心理健康照顧則相對較不足。國外研究發現,約三到五成癌友有情緒憂鬱,其中約二成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3到5倍,且越年輕的患者,情緒憂鬱的狀況越嚴重。 -
中老年人憂鬱 糖尿病風險高2倍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67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名譽教授蔡仲弘為該項計畫主持人。他分析「台灣中老年人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1999、2003年資料庫,觀察2937名新發糖尿病患者與憂鬱症狀的關聯性。結果發現,憂鬱症狀與糖尿病有著明顯正相關。
-
服用抗憂鬱藥物 任意停藥易復發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57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徐鴻傑表示,現今社會壓力大,憂鬱症十分普遍,若只是輕度憂鬱症,可以藉由心理治療、多運動以及飲食調整等方式來改善,不一定要用藥。 -
健保限精神科藥費 影響患者用藥權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979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殘障聯盟等7大團體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抨擊健保署以行政手段限制患者用藥,醫療費用不但不會減少,人權更嚴重倒退。目前已有12萬5千人就醫受影響,未來若進一步在全台實施,更將廣及百萬就醫人口。 -
北榮:陳水扁重度憂鬱 建議轉介精神專科治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2前總統陳水扁轉送台北榮民總醫院進行檢查第15天,院方召開記者會,由副院長陳光國主持,另有7名醫師共同說明檢查結果。心身醫學科主任周元華表示,陳水扁具有重度憂鬱症,引發各種身心症狀,建議儘速轉介至精神專科,或有精神科的醫學中心治療。 -
重度憂鬱症易合併恐慌症 藥物治療可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腦影像研究中心主治醫師賴建翰表示,抗憂鬱處方藥若不慎使用,真的會致命。但憂鬱症患者,也不可因此而忽略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台北慈濟醫院臨床患者研究中就發現,抗憂鬱劑是可以緩解患者不適症狀,並且產生增強認知功能及抑制負面情緒的效果,進而防止憂鬱症患者腦部持續退化或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