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通勤族
-
水晶體熟透再進行白內障手術? 醫:誘發青光眼風險增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636眼前一片霧茫茫,小心可能不只是眼睛疲勞,尤其60歲以上的年長者,需留意是否罹患白內障。不過,眼科醫師林芸萱也提醒,一般而言,白內障多發生在年紀較長的人,但也有部分20、30歲的年輕人因為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眼睛受到外力撞擊,或有高度近視者,也可能會出現白內障。而最讓白內障病患與家屬困擾的事情莫過於人工水晶體的選擇,由於目前人工水晶體的種類多元,許多民眾對於白內障手術應植入哪一種人工水晶體毫無頭緒,甚至有病患會直接請醫師自行幫他決定,林芸萱醫師建議,由於人工水晶體植入後就是用一輩子,民眾應做好功課、審慎評估與選擇。 -
貼口罩就能用!上班族醒腦神器 咖啡因呼吸貼片助提神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74咖啡因對身體與大腦具有各項好處,對需要保持長時間高度警覺的工作而言有顯著的提神效益。近期就有可直接貼在口罩內側的「咖啡因呼吸貼片」問世,透過呼吸就能攝取到充滿氧能量的咖啡因,對許多上班族、通勤族而言,不只能夠提神醒腦,同時又能淨化口罩內的氣味。 -
全台每4名眼疾患者就有1人乾眼症 專家提解方改善不適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283事實上,光是台灣,就有高達8成以上的人有眼睛疾病,其中將近每4人就有1人罹患乾眼症,眼睛常出現乾澀、癢、灼熱或刺痛感、甚至分泌物變多。眼科醫師警告,患有乾眼情況的人數不斷攀升,發病年齡也逐漸下降,若逐步讓乾眼症惡化,恐造成視力損傷。 -
特定場域口罩微解封! 想脫掉口罩大口呼吸先了解規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41《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全台網友對「口罩規定鬆綁」相關話題近1個月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們對此議題的看法。 -
居家3C用眼超過10小時是你嗎? 小心成白內障受災戶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7936陳逸川醫師指出,臨床經驗發現,核性白內障患者多數有高度近視,他們會突然感到近視度數在短時間內飆升,初期不曉得自己罹患白內障,有些人會以為是眼睛疲勞,若一段時間沒有改善,他們會去配一副新的眼鏡,過一陣子覺得新眼鏡還是無法改善視力模糊的問題,檢查才發現是罹患白內障。 -
呼籲企業落實營運指引 請假寬鬆、異地辦公、分艙分流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56台北市與新北市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提高防疫等級標準至第3級,全國則是第2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企業應落實「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指揮中心同時建議民眾,悠遊卡等電子票券,可以使用記名電子票證,以利衛生單位掌握進出旅客行蹤。 -
人工水晶體再進化 全焦段克服夜間眩光即將引進台灣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215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現今治療白內障已進展到使用微創手術,手術前只需滴入具有麻醉藥效的眼藥水便可執行,切割的傷口小到只有0.2公分,再使用儀器進行超音波乳化術,用低能量將白內障吸出,並將人工水晶體對折,植入後再攤開便完成手術,術後恢復快,且無須縫合,幾乎無疼痛感,加上現在的儀器相較以往的設備,所需使用的能量較低,也因此增加手術安全性。 -
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仍模糊 可能是選錯人工水晶體惹禍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91561名年約56歲的卡車司機在1年前雙眼出現白內障,當時該名司機考量到預算問題,先針對狀況較嚴重的左眼接受手術治療,植入了一般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使用至今年(2020年)初,常覺得開車時看不清儀表板上的數字,上個月進行右眼白內障手術時,選擇植入新一代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不僅遠處看得一清二楚,儀表板上跳動的數字也比左眼所見清楚多了,讓他大呼解決了1年來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