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轉移
-
懷孕期間感染COVID-19 胎兒性別會影響母體免疫反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03這項研究包括68位準媽媽,其中38人在妊娠晚期感染了COVID-19,另外30人則沒有感染,在這兩組研究參與者中,有一半的胎兒是男性,另一半則是女性。研究人員發現,在感染COVID-19的準媽媽之中,比起懷女生,懷男生的媽媽們,體內增強免疫活性的基因和蛋白質水平明顯較高。 -
3招正確飲用瓶裝水! 關於瓶裝水毒物科醫師有話要說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64塑化劑(可塑劑)是1種增加材料柔軟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劑,然而並非所有塑膠製品都含有塑化劑,例如,一般瓶裝水包裝材質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也就是俗稱的寶特瓶,就不含塑化劑。 -
膽結石患者更容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剖析10大危險因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284膽囊癌好發年齡在60至70歲民眾,女性多於男性,約3比1,有些人以為膽石症或膽囊炎症狀為主要表現腹痛、噁心、嘔吐,但也有病人則完全沒有症狀,在健康檢查時,影像檢查才意外發現罹癌。 -
急性後期新冠肺炎症候群 後疫情時代對抗憂鬱成新焦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31憂鬱、焦慮、認知功能缺損與感染所導致的神經發炎、神經傳導物質降低、及腦部因血栓造成的局部缺氧性傷害較相關。其中因發炎導致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缺損,個案可能發生憂鬱、無法感受快樂、負面思考、自殺意念等症狀。因此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的照會團隊,在病患住院期間,透過視訊電話等方式,評估病患的精神健康狀態,可以早期發現情緒困擾和睡眠障礙,並且視情況在病患出院之後安排持續門診追蹤,使用溫和的精神舒緩藥物,搭配復健和運動來讓症狀更快復原。 -
牢記抗癌3招 慎防惡性度高且容易轉移的極年輕型乳癌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934因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易轉移等特性,因此醫界擔憂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年輕型乳癌更容易無法早期發現、錯失早期黃金治療期! -
李應元罹胰臟癌!癌中之王惡化快 如有這些症狀速就醫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222外傳,李應元罹患胰臟癌,該惡性腫瘤被喻為「癌中之王」,主因為胰臟位於腹腔後側,受到病患體型、腸氣、疤痕、脂肪等限制,腹部超音波也難以有效鑑別異狀,唯有電腦斷層掃描,能夠較清楚地看到胰臟部位有無腫瘤。 -
上腹悶脹不適 就醫發現世界罕見芒果大的腎上腺血管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810「腎上腺血管瘤」是非常罕見的腎上腺良性腫瘤,全世界目前只有約60例的病例報告。游智欽醫師指出,這類腫瘤是血管增生所致,發生原因不明,但因為是良性腫瘤,所以不會有轉移問題。而蔡女士的腫瘤有10公分大,血管豐富,因此如果不慎跌倒、撞到肚子造成血管瘤破裂,就可能導致嚴重內出血,危及生命。 -
華人學界第1位! 威爾許化學獎得主翁啟惠暢談醣科學
醫藥衛生 / NOW人物2475多次邀請翁啟惠發表專文,且專訪他對科研、生技產業與政策的洞見的《科學人》雜誌,特別於10月號雜誌中,由總編輯李家維教授視訊連線專訪翁啟惠,請他暢談得獎心情並展望台灣科技新紀元:從他的醣分子研究,到疫苗研發與台美兩地科研、產學制度的差異,以及浩鼎案對於他科學研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