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輻射劑量
-
乳房X光攝影致癌? 專家駁斥:純屬謠言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079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近期網路流傳一則信件,標題為「乳房及牙科攝影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經國民健康署查證,目前沒有任何實證顯示乳房及牙科X光攝影與甲狀腺癌相關。 -
老菸槍心肌梗塞 九根支架救一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276北醫附醫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群耀表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年紀等都是冠狀動脈血管粥狀硬化的危險因子,高風險族群應定期檢查心血管,以降低猝死機率。但有現有追蹤檢查方式不盡完善,以致未能偵測病人潛在的早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 -
台北市輻射屋慰問金 申請至明年1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013該慰問金特別回溯84年9月7日至103年1月20日期間,罹患惡性腫瘤、再生不良性貧血、早發性白內障或死亡者,皆受理申請,申請對象針對曾於臺北市輻射污染建築物居住、就業、就學之民眾,任一年所受輻射劑量在1毫西弗以上,經醫師診斷罹患惡性腫瘤、再生不良性貧血、早發性白內障或死亡者,提供一次定額之罹病補助;其中惡性腫瘤或再生不良性貧血每人5萬元、早發性白內障每人3萬元。民眾若有死亡每人2萬元,各項慰問金每人僅補助1次。 -
正子檢查 早期癌症篩檢保生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103新光醫院正子中心舉辦正子檢查第一萬例記者會,正子中心主任陳遠光指出,傳統癌症篩檢方如胸部X光檢查及糞便潛血檢查,容易有盲點或者發現時通常已太晚,而錯失治療先機,以致80 %癌友被確認時,都已到了晚期3B期或第4期,平均存活時間及治療皆不理想。 -
磁振暨正子掃描同步整合 影像醫學新突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0台大醫院上午舉辦「磁振暨正子掃描同步整合系統剪綵暨成果發表」記者會,台大副院長陳石池表示,傳統正子造影偵測器無法在磁振造影的高磁場環境運作,這套系統克服了這項限制,成功將二者合而為一,患者一次完成二項檢查,過程更舒適,且檢查結果更精確,輻射量還減少到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
定期乳房攝影篩檢 全面防治乳癌
癌症新知 / 乳癌2225成大醫院放射診斷部主治醫師郭雪梨表示,乳癌發生高峰約在女性45至64歲之間,不少女性排斥乳房攝影檢查,但單靠乳房自我檢查,一旦觸摸到不正常硬塊時,腫瘤往往已長得較大,對於之後的治療、痊癒的整體樣貌,都會比較不好。 -
螢光顯影開刀SNG 提高手術成功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72北醫附醫心臟血管外科曹乃文主任表示,一般外科血管疾病手術需輔以血管或淋巴攝影以確認手術成效,而傳統造影術必須使用X光及顯影劑,病人與手術人員都必須暴露於放射線之下,且顯影劑可能造成病人腎功能損害,腎功能差的病人術後仍需飽受洗腎之苦。螢光顯影術是將特殊藥品於術中注射入病人體內,使用紅外線儀偵測,便可取得病人血管即時精確的動態影像,第一時間掌握手術成效,並及時彌補手術未完善之處,還可作為術後說明依據。曹乃文主任指出,螢光顯影術無須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傳統顯影劑,患者不必承受輻射劑量,亦無腎臟受損疑慮。 -
免閉氣即取像 高階雙源斷層儀檢查新利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69成大醫院放射部主治醫師蔡依珊表示,高階雙源炫速電腦斷層儀和傳統單球管照射不同的是,機器有雙球管(雙源)照射發揮兩倍作用,因此提升取像快門,再加上「炫速移動掃描不失真」的先進技術,不僅減少影像取像的時間,也大幅降低輻射劑量。這一台256切高階電腦斷層儀能快速移動,1秒鐘移動43公分,可應用於急重症無法憋氣的病患及年幼的孩童,皆可在一秒內取出絕佳的影像以供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