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車內
-
待在室內也可能會中暑? 專家示警2大族群應特別注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20全球高溫,地球有如火爐,世界氣象組織初步研究結果顯示,今年7月初是地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周,而一整個7月也將創下單月最熱。台灣也是如此,自7月1日至30日,共有850人次因熱傷害就診,其中也有不少中老年人待在家裡,因無空調,或是捨不得開冷氣,而被熱到中暑。 -
寵物是中暑高風險族群!發現牠不斷哈氣 飼主要有警覺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615貓狗中暑主要症狀為「過度喘氣」,飼主務必提高警覺,如果發現毛小孩「哈」個不停,就應該立即幫牠補充水分,灑水降溫。如果症狀惡化,脈搏加速、大量流口水、嘔吐或四肢無力、步伐異常或昏迷,就必須立即就醫。另外,毛小孩如果食慾不振,耳朵、鼻子發熱,皮膚出現血斑,四肢冰冷,牙齦呈藍紫色或亮紅色等症狀,則可能是中暑引發脫水,也應尋求獸醫師協助。 -
暑假SO HOT!兒少熱傷害就醫人數增 自保4招學起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82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通報急診就醫資料,截至今年6月30日,18歲以下族群因熱傷害就診有89人,約為近3年就醫人次的2.3倍。為了避免兒童遭受熱傷害威脅,國民健康署提出4招預防方式,讓家長與孩子可以開心「fun暑假」。 -
中暑頭暈想吐好難過! 避免熱傷害掌握3字訣解渴消暑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70國民健康署長吳昭軍呼籲,對於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及體重過重者等熱傷害6大高風險族群,更應注意避免或減少曝曬於高溫環境下,並牢記預防熱傷害的3字訣:「涼、補、心」。 -
回顧2022年殞落名人 日本首相、英國女王等先後離世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2881烏俄戰爭、台灣本土疫情爆發到解封共存、裴洛西訪台、世界盃足球賽……2022年歷經了各種酸甜苦辣,在送走2022年之際,大家在歡笑中迎接2023年的到來,展望新年的同時,回顧過去1年間,因各種原因離開人世的國內外名人,《NOW健康》與您一起緬懷逝者。 -
保健食品罐內乾燥劑要丟嗎? 營養師教你正確處理方法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70營養師嘉馨表示,她為母親準備葡萄糖胺膠囊,母親卻嫌罐子的安全瓶蓋太難開,用保鮮膜當蓋子,使她驚呼「怎麼會這樣包?」。而原本的蓋子早就不知去向。看到媽媽這樣做,她希望透過粉絲團傳達正確的保存觀念。 -
口罩令鬆綁!12月1日戶外免戴口罩上路 記得小細節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32今日為12月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今日起,戶外可免戴口罩。不過特定人士以及人在特定地點時,仍需要配戴口罩。 -
室外不用戴口罩!首波解禁12月1日上路 指揮中心說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999行政院今(28)日舉行擴大防疫會議,會中討論室外口罩令、逐桌敬酒限制,與入境人數管制措施的解除。在今(28)日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指揮官王必勝正式宣布將在12月1日開放戶外可免戴口罩。這是在口罩令上路555天後較大規模的鬆綁,屆時我們在戶外走動,將不必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