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躁鬱
-
手機APP計步管理健康 研究發現還能遠離憂鬱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05研究結果顯示,情緒監測、認知行為治療或與正念合併等應用程式,其治療憂鬱症的效益相同,而獨立使用應用程式(不需要依賴醫師或電腦的回饋)效果則更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表示,心理健康應用程式的設計與心理諮商相同,且使用不同理論治療對於改善憂鬱或焦慮症狀並無差異。
-
季節交替情緒低落 多曬太陽日光治療趕走憂鬱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00憂鬱症防治協會前理事長劉嘉逸表示,陽光照射,可以抑制腦神經細胞突觸對血清素的回收,進而提升血清素功能,益於穩定情緒,建議躁鬱症等季節性情感疾患,應該多曬曬太陽 -
及早規劃婚育大事 適齡懷孕寶貝健康有保障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619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5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歲,女性為29.7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自101年起開始超過30歲,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105年已經拉高為30.7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占19.54%。
-
「皮蛇」纏身疼痛多年 中醫水煎藥可緩解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23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VZV)所引起,其主要特點為發作時,水泡會沿某一側周圍神經作帶狀分布,且伴有劇烈的神經痛,讓患者痛苦不已。坊間也因此流傳,若泡疹沿著身軀環繞一圈便會喪命,實則無稽之談,民眾不需過於驚慌。 -
如何快樂陪伴老人? 《不老陪伴指南》告訴你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353家庭照顧者亟需他人的支援,此外,照顧者自己的觀念也需要翻轉。身心科許正典醫師從臺安高齡身心門診累積近10年的看診與會談經驗,在新書《不老陪伴指南》中,提出老人家就是要「養尊處優」的觀點。「養尊」是老人家自我價值維持與自尊自重的維護,照顧者需讓老人家適度保有生活的自主性。而「處優」就是經常討論的養生、健康與財務規劃等,如何優渥、優雅地過老年生活。 -
打破3C成癮魔咒 專家教你這樣做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29三軍總醫院精神科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出,在學校做青少年心智健康篩檢與服務時,發覺國高中生上課打嗑睡、晚上不睡覺,產生「無動機症候群」。其背後的原因是,當孩子長期沉浸在網路高度刺激下,我們的腦部會習慣快速被滿足,沒有適度調適好身心,久而久之便會被網路「駕馭」。 -
壓力大內分泌失調 中年警察失眠狂掉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218李嘉富醫師指出,壓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可以分為優壓和劣壓,適當的壓力可增進腦力,提高免疫力和戰鬥力,提升效率及存活率;但過度的壓力可能會造成焦躁鬱悶、失眠多夢、記憶力不佳、食慾不振、口苦口臭、便秘、腹瀉、頻尿等情形,嚴重則引發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相關疾病。而該患者大量掉髮,就是因為壓力大、工時長,影響荷爾蒙分泌,導致頭皮生長環境不佳而掉髮。 -
偏頭痛藥引發急性青光眼 她原本視力正常險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596事實上,偏頭痛藥物引發急性青光眼,並不少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林志忠指出,曾收治一名41歲偏頭痛病史的女性,在換吃頭痛新藥後一個禮拜,雙眼視力模糊且脹痛,並感到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