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規劃婚育大事 適齡懷孕寶貝健康有保障

3552
【NOW健康 李宛真/綜合報導】
孕婦
▲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增加,且隨著準媽媽年齡升高,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其他先天缺陷的發生率也隨之提升。(圖/ingimage)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指出,高齡婦女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死產、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增加,且隨著準媽媽年齡升高,胎兒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其他先天缺陷的發生率也隨之提升。

現代人越來越晚婚、晚生育,根據統計,105年第1胎母親年齡為30.7歲,什麼時候要生小孩?這應該是育齡未婚或甫新婚的夫妻常被關切卻又讓人困擾的「問候語」。國健署呼籲年輕男女,及早規劃人生大事,婚育趁早,而如果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也建議可及早規劃下一胎,給孩子一個伴。

高齡生育 恐影響寶寶健康

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人105年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2歲,女性為29.7歲;而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自101年起開始超過30歲,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105年已經拉高為30.7歲,其中年齡為35歲以上占19.54%。

依據國民健康署105年出生通報資料,每100位活產新生兒中,有9.4位寶寶出生時體重小於2,500克(低出生體重),有9.8位為早產兒(懷孕周數小於37周)。如以產婦年齡分析,以25至29歲組別發生新生兒低出生體重比例最低(每100位新生兒中有7.96位);早產兒比例亦以25至29歲組別最低(每100位新生兒中有7.8位);而40歲以上則高達每100位新生兒中有15.9位,約為25至29歲組別的2倍。

新生兒早產,除易為低出生體重或極低出生體重(<1,500克)外,也容易因器官未成熟產生相關問題,包括:腦室內出血、視網膜病變、聽力受損、慢性肺部疾病及開放性動脈導管等常見合併症。此外,亦有研究發現,準爸爸的年齡對寶寶健康也是種風險,40餘歲以上的準爸爸,除生育力可能下降外,與寶寶罹患自閉症、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等疾病相關,顯示適齡生育對寶寶健康的重要性。

高齡受孕機率低 生育要趁早規劃

現代女性因考量學業、職涯規劃及升遷機會,將婚育計畫延後常是選項之一,或認為人工生殖科技進步,未來可藉由人工生殖協助孕育下一代,不急者生第一胎或下一胎。但依據國健署之104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配偶間人工生殖受術妻年齡與懷孕率及活產率關係,人工受孕的成功機率自34歲起仍會隨著年齡之增加而下降,小於35歲懷孕率為50.2%、活產率為39.3%,但超過40歲則降低至19.3%、8.7%。且在人工生殖的過程中,手術夫妻往往需承受麻醉、取卵及等待胚胎著床之身心之苦。

善用生育保健服務 一同為守護寶寶健康努力

為提升孕期健康,國健署目前補助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2次產前衛教指導服務、1次超音波檢查、1次乙型鏈球菌篩檢。為防治遺傳性疾病,對34歲以上、本人或配偶罹患或家族有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孕婦血清篩檢疑似染色體異常之危險機率大於1/270者、經超音波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者、胎兒疑似基因疾病等高風險孕婦,提供產前遺傳診斷及遺傳性疾病檢查。

國健署參考科學實證,依生命歷程編印《新婚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及《兒童健康手冊》,提供從孕前、孕期、產後及新生兒照護相關資訊,共同營造健康、幸福、美滿的家庭。此外,亦建置「孕產婦關懷網站」、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870-870),歡迎多加利用。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