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跛行
-
血管栓塞易中風 腿部血管阻塞是指標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417急性動脈阻塞或破裂意即俗稱的「中風」,造成血流無法供應組織的疾病,泛指腦血管的病變,但其實四肢動脈亦可能有同樣的致病機轉。絕大部分是由於血栓栓塞導致,常見是因動脈硬化導致血管狹窄形成血栓,還有一部分是來自心臟內形成的血塊。 -
脊椎手術一旦損及神經恐致癱瘓 新技術可克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041傳統脊椎手術缺點在於傷口大、出血多,脊椎與肌肉筋膜損傷多、感染率高,術後恢復期長,且置入骨釘有很大風險,位置稍有不對恐導致癱瘓,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公布亞洲第一例ROSA機器人成功案例,改善1名腰椎滑脫的婦人長期腰痠腿麻、走不動的困境。 -
動脈硬化易致心肌梗塞 不定時炸彈恐奪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547講到心肌梗塞,沒有人不害怕,就像名字被寫在《死亡筆記本》上一樣,一旦發生,想逃也逃不掉。但你知道嗎?其實心肌梗塞並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出現病變,只是你沒有察覺到。 -
她長短腳遭歧視 主動要求寶貝做髖關節篩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81在台灣,每年有約300名新生兒患有「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幸運者也許會自動復原,但可惜的是大多數的寶寶可能因為家長的照顧方式不對,或是延遲發現,導致長短腿、跛行,甚至可能年紀輕輕就需置換人工髖關節、終身受退化性關節炎等長期病痛所苦。
-
久坐不動屁股痠麻 小心「馬尾症候群」纏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1398症狀包括坐骨神經痛、腳麻,嚴重時造成下肢無力、跛行,更嚴重者為可以影響大小便功能的「馬尾症候群」。 -
機器人女孩重生 走路關節不再卡卡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33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指出,姵瑩第一次走進診間時,真的像是電影中的機器人,寸步難行,經過積極治療,現在已跟常人無異,成為大學新鮮人。 -
下肢動脈阻塞 導管治療免於截肢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69 -
腳冷發麻傷口難癒 下肢動脈阻塞嚴重恐截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5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怡芝指出,下肢動脈阻塞疾病第一個徵候經常只是輕微的間歇性跛行,其病因是下肢動脈粥狀硬化造成下肢動脈血管狹窄,讓血流無法傳送到足部,以致下肢缺氧。輕者患者下肢會有發冷、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等症狀。情況嚴重者,還可能導致腳趾頭及足部發生潰瘍甚至壞死之現象。一般民眾常因對此疾病不熟悉,拖到足部有傷口無法處理甚至壞死而延誤就醫,導致需要截肢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