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豆類
-
響應世界地球日! 營養師解析素食者外食該注意這些事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427每年的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這天被認為是環保運動的代表性節日,鼓勵民眾採取行動,保護地球,也藉此提高對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意識。經濟部在2020年發布的「國內外經濟情勢分析」報告書中提到,台灣人口有13%為素食者,且素食者有年輕化的趨勢,加上近年來餐廳、餐飲業者紛紛推出素食選項,外食素食族群的比例逐漸增加。 -
吃什麼食物先看血型? 快來了解你的血型專屬飲食建議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042你聽說過「血型飲食計畫」嗎?簡言之,就是依照血型去攝取對身體有益的食物。自從自然療法醫師Peter J. D'Adamo提出這個概念,並在 1996年寫了一本關於血型飲食的書以來,在過去的日子裡大家都淡忘了,但近來由於社交媒體的影響,血型飲食又開始慢慢流行起來。 -
美沙門氏菌群聚來源是麵粉 這些人不慎感染嚴重恐致死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98最近幾個月,美國11個州陸續接獲12例沙門氏菌感染群聚通報事件,基因定序報告顯示,病菌竟有相關性,進一步調查發現,大多數患者於發病前曾食用麵粉製品,衛生單位已鎖定特定品牌的麵粉,釐清感染源。我國毒物權威教授顏宗海表示,以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事件以肉、蛋、豆類製品汙染為主,因麵粉汙染造成感染群聚則相當少見。 -
補充「大豆異黃酮」助改善更年期不適 可多吃這類食物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798「大豆異黃酮」是天然雌激素的最佳補充來源,有助於停經後婦女補充體內的雌激素,進而降低更年期的熱潮紅、盜汗、心悸等不適狀況;研究確實發現,補充萃取大豆異黃酮54毫克,維持6周至12個月的時間,就能顯著降低熱潮紅的嚴重程度。此外,大豆異黃酮與其他類黃酮一樣,具有抗氧化、抑制癌細胞增殖、抗發炎、減少動脈硬化和抗菌等多種功效。 -
外食族青菜吃太少! 多補充膳食纖維防腸癌又能顧腸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365膳食纖維是一種存在食物中無法被人體消化的非澱粉性多醣,分為水溶性纖維與非水溶性兩大類。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延緩胃中食物排空、防止血糖急劇升高,還有降低血膽固醇等功能;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則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預防憩室炎及大腸癌等作用,兩種類的膳食纖維都必須攝取足量,才能得到最完整的益處。 -
孕期缺鐵不只造成貧血危機! 還可能增加胎兒早產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287女性進入青春期後,每個月會有經血的流失,若鐵質攝取不足,易成為缺鐵性貧血的高風險族群,而缺鐵性貧血亦是懷孕時最常見的貧血類型之一,國健署建議,育齡婦女每日鐵質攝取量需達15mg,第3孕期之孕婦及哺乳中的媽咪更要增加每日鐵質攝取量至45mg,以提供本身及胎兒所需的鐵質。 -
素食者也要小心糖尿病! 專家曝「2高1低」陷阱恐惹禍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054實際上素菜料理為了增添風味,經常使用油、糖或沙拉醬等方式調味,反倒製造「高油、高碳水、低蛋白質」2高1低的陷阱,引發血糖異常。那麼素食者應該如何避免糖尿病呢? -
6大類食物每天都要吃 但血糖高、糖尿病該怎麼選呢?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108若你是血糖偏高、患有糖尿病的族群,在攝取每日必須的6大類營養時,不妨參考以下建議,兼顧血糖健康以及均衡營養。甚至是尚無血糖異常的人也可以根據此方法攝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