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術後復健
-
北榮微創全髖臼轉位手術增髖關節穩定 女大生重拾舞蹈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78台北榮總髖臼發育不良治療團隊建議,以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來增加髖關節穩定程度及增加受力面積,減少小呈未來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機會。台北榮總骨科許逵翔醫師與身障重建中心3D列印俞文展助理研究員合作,將當事人的髖關節3D模型印出,做出術前規劃,事先計算好最佳的轉動角度,並藉由事先設計好的轉動測量器於術中確認轉動角度。 -
護具材質多樣化如何挑選? 專家:應以物理性目的考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9護腕、護肘、護腰、護膝、護踝,均為常見的護具,最近幾年,不少產品強調添加石墨烯、銀離子、竹碳紗、遠紅外線等材質,民眾該如何選擇?專業物理治療師表示,在配戴護具之前,應先請醫師評估,依照實際狀況選擇適合的產品,至於特殊材質,則屬附加價值,若經濟能力許可,不妨列入考慮。 -
國中生姿勢不良、坐沒坐相? 醫示警:這是脊椎側彎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93由於病人大多發生在青春期開始前後,除了外觀之外並無疼痛或影響日常生活及運動情況,家長常常覺得小孩站沒站相,坐沒坐相,東倒西歪。初期若沒有及時發現並定期追蹤治療,這些孩子可能在快速成長階段側彎情況會加速惡化。 -
手腕扭傷後疼痛一直好不了 三角纖維軟骨傷害可別忽略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596335 歲李先生熱愛健身重訓,尤其喜歡挑戰大重量的臥推訓練。某次啞鈴臥推時,下放啞鈴不慎扭傷右手腕,瞬間的劇裂疼痛讓李先生痛苦不已。雖然休息數周,並接受多次復健治療,手腕仍然有酸痛問題,日常生活的開門、擰毛巾、開瓶等扭轉動作都會疼痛無力。 -
膝蓋疼痛一定要開刀? 中醫針灸也能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52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冠宇指出,在膝蓋的使用過程中,隨著老化等因素會造成關節內部的軟骨會有所磨損,此時緩衝、潤滑的功能便會變差,而有著上述相關的症狀,這就是退化性膝關節炎。 -
心臟瓣膜異常導致心衰竭恐致命 修補手術有這些選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296顏至謙特別說明,別輕忽心臟逆流,心臟逆流有如沉默炸彈!患者平時不會有感覺,但等到發現身體不適,如:易喘、胸悶、呼吸困難時,通常已病情嚴重,根據臨床發現,重度二尖瓣膜閉鎖不全患者,約3到5年會演變成心臟衰竭而致命。因此顏至謙強調,二尖瓣脫垂患者應定期追蹤檢查,中重度患者則需考慮手術治療,若延誤治療黃金期,即使將瓣膜修補好,心臟功能恐怕也永久受損。 -
這群人五十肩風險高 醫師指導正確復健運動可在家做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52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曾渥然指出,沾黏性關節囊炎又稱為冰凍肩、五十肩,主要症狀為肩膀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度均下降,包括主動(自行抬高)或是被動(輔助之下的抬高)的動作均受到影響,且影像學上並無特別的其他問題。 -
寶寶歪頭不是裝可愛 斜頸治療把握黃金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805林媽媽在強強3個月大時,發現他脖子習慣性傾向左側,就算將他擺正,過一下依舊會自動轉回去。於是林媽媽在新生兒疫苗注射時詢問醫生,新生兒科醫生在強強左邊頸部摸到一小硬塊,評估斜頸情形嚴重,需進行復健。照會復健科教導復健方式後,強強物理治療了8個月,脖子依舊沒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