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糖飆升
-
糖友掌握3秘訣 也能擁有快樂控糖生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47國人飲食西化、精緻化,又久坐不動,以致肥胖率上升,糖尿病已成為國人盛行的重要慢性病之一,國民健康署103至10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0.1%。由於糖尿病無法根治,糖尿病友如果無法穩定控制血糖,可能引發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糖尿病足、心血管問題等併發症。 -
端午吃粽血糖失控? 營養師教糖友健康吃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93端午節即將到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大快朵頤享用粽子,糖尿病患更應謹慎食用,若攝取過量,會讓血糖及糖化血紅素升高;台北慈濟醫院張郢芳營養師提醒,糖尿病患的正常血糖標準應為80到160mg/dl,而一般人糖化血色素約5.7%左右,糖尿病患最好能控制在7%以下。若血糖長期居高不下,就像讓身體一直泡在糖水裡,恐怕會引起眼睛、心臟、腎臟等器官病變。 -
中秋月圓人不圓 聰明吃月餅健康不發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458康聯預防醫學顧問葉怡妙總營養師指出,月餅的原料大多以麵粉、豆餡(紅豆餡、綠豆餡、棗泥餡等)、奶油、蛋、砂糖等食材製成,為了讓餅皮香酥、餡料綿密,一般製作過程會加入大量的油脂與砂糖,有的還會添加鹹蛋黃,使口味更加豐富,屬於高熱量、高油脂、高糖分的精製點心。 -
肥胖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胃夾代謝手術重拾健康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488目前常見的減重手術不外乎胃繞道、縮胃,還有胃夾手術等,不同的減重手術各有其利弊。台中大里仁愛醫院顧問醫師趙世晃說明,胃夾手術主要是透過腹腔鏡把「胃夾」夾在食道下方與胃壺部上方後固定住,液體食物可流過去,固體食物必須細嚼慢嚥,才能通過僅僅1公分的管徑進入大胃囊。換言之,在不破壞胃部原有結構下,可延緩食物進入胃,並拉長胃排空的時間,製造飽足感,以達到減少攝取熱量的目的。減重成功後若有必要可將胃夾取出,就能恢復胃部的原有模樣。
-
長輩愛吃軟爛鹹粥 澱粉糊化易使血糖易飆升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115鹿港基督教醫院糖尿病衛教門診發現,年幼就發病的糖尿病友,長期以來三餐多由父母打理,菜色較少有變化。年輕糖友因平日在家吃膩了單調料理沒胃口,導致出外用餐時出現如餓虎撲羊般,無法節制飲食的反彈現象。 -
愛吃高醣食物 容易肚子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24根據美國Boston 兒童醫院和Harvard 醫學院研究顯示,常常吃上述那些高醣飲食,容易讓血糖上升速度加快,但同時下降的速度也快,自然容易肚子餓。這份報告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 -
血糖定時測 中秋開心過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145大林慈濟新陳代謝科主任陳品汎指出,居家血糖監測是近年來興起的自我健康檢測觀念,對於所有糖尿病患者來說,無論是第一型或是第二型糖尿病,血糖監測都非常重要,因為血糖的高低,主宰著病患的生命安危,而一般患者很難不透過儀器來判斷血糖的高低,除非血糖飆升至極高或極低,影響到身體狀況改變,否則光憑直覺來控制血糖是相當不可靠的。 -
糖尿病徵文比賽 見證病友心路歷程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