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汗醫院
-
改善護理人員工作環境 白衣天使回流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141111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林賢雅依據調查結果指出,現職護理人員對目前工作的滿意度,平均僅有61.17分,其中最不滿意「工作量」、「薪資福利與獎勵」,以及「責任重/壓力大」。已離職的非在職護理人員也表示,因「工作量大」、必須「三班輪值」與「薪資福利與獎勵」不合理,選擇離開護理工作。 -
病房雲端化月省1583小時 護理師照護患者更貼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06生命徵象與血氧飽和度是住院患者最重要的醫療照護指標。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業者導入「病房雲端照護系統」,讓護理師以條碼機讀取護理師識別證條碼、患者辨識手圈條碼後,量測患者血壓、脈搏、血氧等數值,即能自動上傳至醫院資料庫和護理資訊系統,醫師可透過雲端從智慧型手機或電腦立即讀取患者生理數值,能正確快速的提供適當的治療和藥物。 -
因應護士荒 明年全台病床恐減少1成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418為解決國內護理人力不足,衛生署召開「護理人力發展政策研討會」,謝武吉在會中批評,在4933項健保給付醫院項目當中,與護理人員相關的只有住院26項,門診2項,明顯不足支應醫院付給護理人員薪資。包括北醫、高醫、義大、長庚等醫學中心都傳出因找不到足夠護理人員,而計畫減床,恐將影響住院患病權益。
-
血汗醫院「吃人夠夠」 醫改會揭露五大奧步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245醫改會創會董事長張苙雲沉痛指出,醫改會成立的第一個議題就是改善醫護勞動體制,過去一年來,來不斷呼籲政府督促改善,沒想到情況持續惡化,受迫害的絕不是僅有血汗護士、四大皆空,更擴及影響到所有醫事專業人員。 -
楊志良出書籲:醫師應當人醫而非獸醫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07在新書《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白目署長楊志良的改革與衝撞》中,楊志良從「一位公衛人眼中的白色巨塔」開始談起,第一章便充滿火藥味,從一個公衛學者的角度,重砲轟擊白色巨塔,揭露台灣醫療內幕及醫院管理問題。 -
棄血汗創磁力 醫護大串連祈醫護病三贏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22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盧美秀理事長表示,護理工作長期未被尊重,常常有超時工作、爆肝過勞等不合理現象,嚴重影響工作士氣。依據全聯會調查,目前持照者約22.5萬人,其中只有一半的人願意進入醫療院所執業,而今年針對全台90家醫院進行調查,有89%的醫院表示招募護理人力有困難,其中28%的醫院反應招募極度困難,各級醫院護理人員空缺比例約在6~9%之間,新進人員離職率更高達22-29%,平均每4人就有1人無法忍受惡劣的執業環境而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