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氧濃度
-
不能趴睡導致血氧不足 肥胖和啤酒肚阻礙新冠重症治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8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舜禾表示,前述兩位病人的年紀與病程相仿,入院後氧氣需求濃度也都到達最高,是什麼因素決定了兩位病人是否進入重症治療? -
長期打鼾併嗅覺異常 上呼吸道重建找回健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269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及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許文龍醫師說明,呼吸道嗅覺神經位於鼻內上方最深處,約腦底殼的位置,稱為「嗅覺本體」,當嗅覺本體裡的神經細胞穿過篩板及篩竇,分布到嗅覺區域,嗅覺分子經由空氣刺激這些神經,傳送到鼻內才能聞到味道,這是嗅覺反應。倘若嗅覺失靈,必須找出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
鼾聲雷動當心猝死風險倍增 微創美國止鼾雷射重拾好眠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30衛福部在近年通過美國止鼾雷射儀器進口,它是一種安全且成功率高的治療方法,根據研究顯示可大幅減少85%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有打鼾困擾的民眾和家人都是一大福音。 -
60多歲女性罹新冠死亡 已解除隔離出院留下肺部後遺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55今(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台灣持續維持新冠無本土新增,但死亡個案增加1例,亡者曾經一度解除隔離出院,肺部狀況不佳留有後遺症,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目前全台累計843例新冠死亡,當中831本土與12例境外。 -
新冠病毒對腦神經的影響 可能增加早發性失智罹患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0本土大規模疫情爆發後,確診者已超過1萬5千人,神經外科醫師提醒,罹病之後,除肺部組織受創,心臟、腎臟、免疫及神經系統等功能也可能受到影響,病毒甚至入侵腦部組織,引發腦炎、腦膜炎、脊髓發炎。 -
對抗隱形缺氧猝死 智慧醫療「血氧即時監測平台」上線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67「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可以隨時監測患者生命徵象,一旦血氧濃度低於95%,就會即時發出聲響,予以示警。醫護也能透過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將視線所見的環境影像傳送回遠端,讓遠端醫師不需直接患者,就能提供即時醫療診斷,減少人員染疫風險。 -
隱性缺氧vs.慢性缺氧 猝死案例可能與上呼吸道有相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83弘光耳鼻喉科診所院長、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及博仁綜合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外科主任許文龍醫師表示,氧氣須經由肺泡來交換,「隱性缺氧」因病毒造成肺部血栓,使肺泡功能遭到破壞,就失去氧氣交換功能,來得急又猛,又稱「肺栓塞型的猛爆性缺氧」;而「呼吸道慢性阻塞」或「打呼」是因為長時間呼吸道阻塞、氧氣交換功能不佳,是屬於一種「慢性缺氧」,長期不僅影響身體健康與生活品質,罹患重度呼吸道阻塞的患者易有猝死風險,不容小覷。 -
護理師醫療前線救人染疫 懷孕30周台大剖腹產母女均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6準媽媽王姓護理師在懷孕週數30週時,覺得肌肉痠痛、異常疲勞,她相當有警覺,接受採檢,確定感染新冠病毒,在住院隔離期間,反覆發燒,且胎而心跳偏快,病情逐漸惡化,血氧偏低,最後台大醫療團隊決定在產房負壓隔離病房執行剖腹產,所幸母女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