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費醫材
-
健保挹注1.16億點!半月板軟骨修補系統 10月納入健保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409有些民眾可能遇過因運動傷害、車禍、老化等因素,造成膝蓋半月板軟骨破裂,需要自費醫材進行手術,不過好消息來了!中央健康保險署今(14)日宣布,自112年10月1日起將「半月板軟骨修補系統」納入健保給付,預估1年約有4,300人次受惠,健保挹注預算約1.16億點。 -
中國低成本醫療器材打價格戰 專家:台灣恐釀缺醫材潮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22醫療器材千百種,舉凡手術使用的止血鉗、縫合線,或是人工關節、水晶體、血管支架,甚至是洗腎導管、血袋⋯等,各式各樣。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目前在台上市約1萬項醫療器材中,其中7成為健保全額給付醫材,2成6為自費醫材,其餘不到1成則為健保差額給付醫材。 -
同款自費醫材價差2至3倍 消基會:應制定差額上限值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760消基會這次調查5類健保自付差額醫材,包含人工心律調節器、生物組織心臟瓣膜、冠狀動脈塗藥支架、人工水晶體、治療心房顫動之冷凍消融導管,比較同一品項的價差,各取最高及最低費用的對照組,計算價差,並列出價差排行。 -
醫師轟醫材收費極端值不合理 陳時中:個別意見再討論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638健保署公布,9月1日起,除「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外,包括人工水晶體、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心臟部整脈消融導管等7大類醫材,都將改以院所費用「極端值」管理。 -
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04截至今年8月14日,衛福部共接獲147件申請案,已核准46件細胞治療計畫,遍布全國24家醫院。不過,開放細胞治療迄今,各醫院的療程、價格落差甚大,光是同一療程,有些價格相差50至60萬元,讓病家無所適從。 -
醫材差額付費天花板急踩煞車 陳時中:持續加強溝通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675陳時中對媒體表示,原規劃新制分類有些偏頗,將按步驟解決問題,可能會分階段上路,但希望不會拖太久,會先審視極端案例,看看問題在哪裡,民眾反應狀況如何等,將特定實例拿出來討論,看看有沒有討論的需要。 -
醫材自付差額上限爭議大 陳時中強調細項可個別討論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699陳時中表示,目前了解到民間主要疑慮,包含設立自付差額有上限、會不會影響醫療品質、民眾選擇權是不是受限?這裡必須先思考,自付差額上限合不合理,其次是醫材效能分組分的好不好、分組好的醫材會不會被排擠、分類是不是恰當,因此,引起討論與紛爭沒有必要,因為實施細則已經出來,大家可以僅針對政策檢討。 -
自費醫材差額設天花板 8月起醫院收費不得超越上限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275副署長蔡淑鈴指出,這次公布8大類特材,共8類計352項,包括人工水晶體、心臟瓣膜、治療淺股動脈狹窄的塗藥裝置、冠狀動脈塗藥支架、人工心律調節器、治療複雜性心臟不整脈消融導管、人工髖關節、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