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殺念頭
-
國際「停止網路霸凌日」 多位名人共同為青少年發聲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521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根據 2019 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 30 個國家的青少年為對象調查指出,有3分之1的青少年曾遭遇過網路霸凌、5分之1的青少年為了躲避網路霸凌及暴力行為而輟學。網路霸凌也比傳統霸凌更具傷害性,甚至會引發自殺念頭及行為。 -
剖腹產使用全身麻醉 可能加重產後憂鬱傾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72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2006年至2013年間,在紐約州立醫院進行剖腹產的婦女,一共有428,000多例出院紀錄,其中有8%的人實施全身麻醉。 -
小鬱占領地球 頭痛胸悶恐因血氧不足憂鬱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129《哈佛精神病學評論》(journal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就發表1篇探討高海拔缺氧與心理健康問題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的研究指出,當人類居住高海拔地區時,自殺和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可能也會提高。一旦身體長期處在血液中氧氣不足的缺氧狀態時,容易出現胸悶、頭痛、疲倦、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嘴唇或手指出現青紫色、頭痛不安、感覺神經異常、失眠及意識障礙,甚至記憶力變差等症狀,此時應注意血氧濃度是否有下降的情況。 -
10月國際乳癌防治月 籲癌友應重視復發問題
癌症新知 / 乳癌3771台灣目前每年新增約1萬1305名乳癌患者,其中兩成於初次確診時,腫瘤已轉移,其餘八成早期發現患者,每4人就有1人仍可能在診斷且治療成功後的5年、10年或甚至15年後疾病復發轉移。
-
家中長輩病痛找不出原因 可能是老年憂鬱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77一名70歲的陳姓婦人,退休後仍積極擔任志工、參與社區事務,半年前陳奶奶卻鮮少現身,原來是身體病痛多,食不下嚥也睡不好,即使家人帶著陳奶奶到處求診,卻總是查不出病因。某次至身心科就診,才知道陳奶奶罹患老年憂鬱症,導致她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經過成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張維紘以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加上陳奶奶改變生活環境後,總算恢復身心健康。 -
80分人生哲學 精神科醫師:快樂更長壽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59月10日為世界自殺防治日,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和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推動主題為「伸出援手 拯救生命」。台灣自殺防治學會鼓勵社會大眾,對有自殺意念或自殺行為者伸出援手,應發揮1問2應3轉介的守門人精神,及時挽回一條寶貴性命。 -
大手大腳臉變形 當心肢端肥大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9台大醫院內分泌科張天鈞教授表示,肢端肥大症是一種體內分泌過量生長激素所引發的慢性賀爾蒙疾病。當生長激素分泌過量,導致類胰島素生長因子濃度上升,進而引發生理變化。 -
農藥、木炭上鎖 盼降低國人自殺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214據統計,國人自殺方式前三名分別為上吊、燒炭和農藥。而南北自殺方式則有地域之分,例如,北部以燒炭為主,南部農業縣市自殺個案中則有高達30%選擇喝農藥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