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膽腸胃科
-
中秋連假烤肉香!慎防急性腸胃炎 醫提胃病衛教3原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75新竹臺大分院肝膽腸胃科醫師施文廸表示,根據健保署統計,「急性腸胃炎」一直都是端午與中秋連假急診與門診病患排行之首。尤其中秋佳節,聚餐烤肉是家家戶戶的重要活動,幾乎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從連假前一天一直吃到開工,加上熬夜、消夜、三餐不定時等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導致腸胃過度負荷。 -
症狀像極胰臟炎!7旬翁上腹痛噁心 確診免疫性膽管炎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795胰臟炎常見的原因包括酗酒、膽結石滑落阻塞、胰臟或壺腹良惡性腫瘤。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裕鈞表示,王伯伯無飲酒習慣,膽囊也已經切除了,在進行核磁共振掃描,也排除胰臟癌、自發性膽管結石,因此需懷疑其他病因。於是,醫師安排膽管鏡攝影、癌症指數和自體免疫指數等檢查,才確定王伯伯罹患免疫性胰臟炎。 -
健保遠距醫療助攻! 阿里山樂野、香林醫療站全年無休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6466今(23)日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視察阿里山鄉IDS醫療站,親自與醫療團隊進行交流照護經驗與成果,並感謝所有醫療團隊在有限資源及交通不便的挑戰,持續竭力提供專業醫療服務,推動遠距醫療,提高民眾就醫可近性。 -
穿鞋很重要!退休族赤腳下田爬山 竟遭寄生蟲爬入腸道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2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醫師張為碩表示,會造成人類感染的鉤蟲主要有美洲鉤蟲與十二指腸鉤蟲,可經由皮膚穿透造成傳染,並在體內產卵滋長,特別是赤腳行走在受感染者糞便污染的土地,是最主要的傳染途徑。 -
C肝是糖尿病高風險族群 3大醫學會呼籲糖友做這篩檢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06糖尿病患為C肝高風險族群,台灣糖友C型肝炎盛行率為6.1%,而C肝患者的糖尿病盛行率則為18%。糖尿病衛教學會、糖尿病學會、肝臟研究學會等3大醫學會今天公布「糖尿病與C肝治療指引」,建議成年糖尿病患一生至少做1次C肝篩檢。 -
工研院整合開發5G超音波遙控技術 縮小城鄉醫療差距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394數位發展部產業署在今(16)日發表5G遠距腹部超音波遙控診斷驗證成果,讓遠在淡水的馬偕醫院醫師,能夠透過遠端操作機械手臂,為新竹縣尖石鄉的民眾進行腹部超音波的掃瞄。未來大型醫院專科醫師的診療能量將可帶入偏鄉,走向多元醫檢項目,提供偏鄉民眾更多醫療資源。 -
很多人不吃醃肉紅肉不吸菸 卻忽略「這杯」增腸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腸癌9516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直腸癌向來是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藝人余天女兒余苑綺日前因直腸癌過世,顯示各界對於大腸直腸癌的重視。不過大家或許知道吃下過多鹹鹹的香腸等醃漬物會增加腸癌風險,卻忘了「甜甜的」這個是最容易忽略的腸癌元凶! -
吃素還是得大腸癌? 營養師:挑對食物正確烹煮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07吃素的方式有很多,且不良飲食習慣也不是罹患大腸癌的唯一原因。不過,如果是健康吃素者,只要以原型食物為主,如全榖雜糧類、豆類、堅果、蔬菜及水果,並非需要吃全素,即使是蛋奶素、鍋邊素,也都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預防罹患大腸癌。洪若樸指出,吃素的方式可以根據宗教信仰及個人需求而不同,常見的種類有全素、五辛素、蛋奶素、鍋邊素等。其實吃素的種類與是否會罹患大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關鍵是食物種類的選擇及烹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