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膝關節炎
-
慢性運動傷害筋骨勞損 中醫治療有良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28中醫師黃慶雲表示,一般運動傷害大致可分為急性運動傷害和慢性運動傷害兩種。急性運動傷害由於症狀顯著,因此一般人不敢掉以輕心;但對於症狀不明顯的慢性運動傷害,反而易受輕忽,傷者往往拖到病入膏肓,疼痛影響正常生活才就醫,結果需要更長時間治療才能顯著改善。 -
中老年人跌不停 簡易毛巾操預防骨鬆肌少症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1419陳芳萍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跟肌少症為老化常見的疾病,肌肉含量與肌力不足,將影響老年人行動能力,並導致退化性膝關節炎,讓人站不起、走不穩,容易跌倒。若是嚴重骨鬆則可能骨折,甚至癱瘓、失能,必須臥床,造成家庭嚴重負擔。
-
醫師傳授這4招 包你膝蓋軟Q有力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426一般透過X光檢查可以發現關節間隙狹窄或骨刺生成等現象,如果嚴重,就需考慮接受關節鏡及換關節手術,不少老年人擔心手術復原不良,而不敢貿然動刀。
-
他退休後關節變形走不動 膝關節保健宜趁早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370中國附醫中醫部傷科主治醫師侯甫葦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症狀為關節痛、關節變形與動作障礙,例如:走路就會痛、無力感與無法蹲下等症狀。好發於50歲以上,許多人因此無法工作,影響退休生活。 -
攝取纖維質減少發炎反應 緩解關節炎不適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36研究人員分析了2個長期統計的數據,其中一項是骨關節炎倡議(OAI),一共檢查了4,796位參與者,另一項是Framingham後代骨關節炎研究,也有1,268位的參與者。研究人員請參與者填寫攝取食物頻率的調查問卷,OAI這一組每天平均吃15克的纖維質,Framingham組別每天攝取19克。 -
關節卡卡是發炎警訊 生長因子治療不必動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張惟皓醫師指出,如果你的膝關節痠痛是偶爾發生、暫時性的,1至2天就好了,那就沒有關係。但如果在沒有外傷或沒有做些運動的狀況下,常會感覺卡卡、痠痛,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 -
想找回膝利人生 錯補鈣質只是白忙一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54吳濬哲指出,國內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越來越多,且有年輕化趨勢,不少人熱衷超馬、慢跑,或是為了想翹臀,而天天練習深蹲,但因過度運動而傷及膝蓋,引發退化性關節炎。許多老年人擔心膝蓋問題造成失能,又怕增加子女負擔而不願就醫,因此自行服藥、錯誤自行診斷,嚴重者甚至無法行走、只能以輪椅代步,他提醒家人應多關心老人家的膝關節健康問題。 -
肩頸背痠痛莫大意 長期骨骼軸線不良難醫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06成大醫院骨科部醫師李佳龍表示,有O型腿、X型腿、駝背或肩膀一高一低等情況的人,是屬於外觀上明顯的骨骼軸線變形者,而較輕微的變形則不易看出,也是最常被忽略的問題。他舉例,一般人正常站立時,頸椎彎曲0度、承重約5公斤;低頭使用3C產品時,頸椎輕微彎曲15度,承重增加至11公斤,如低頭幅度達60度,則頸椎承重會加重至27公斤,長時間如此會使得椎間盤退化、神經與關節發炎。